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新開業的大板市場至少在20家以上,算上原有的老牌市場,水頭鎮幾大工業區已被塞得滿滿當當,火藥味十足。
可以說,2018年發生在中國石材集散中心——水頭的市場熱潮,讓這場競爭邁向了全新階段。在這場競技中,不論大小、無關新舊,所有站在牌桌上的人,都在竭盡所能地出招求變,用他們的方式完成自我升級,應對這場競爭。
擴建改造
發揮市場最大潛力
明利酒店路口向北延伸,世紀大道福山段,是水頭最繁華的路段之一,澳盛、東星、麥石、溪石等大板市場雄踞于此,歷來是前來水頭采購的客戶必去區域。今年,東星開啟了大板市場整體擴建工作,長度占據整條道路三分之一的擴建戰線,著實吸引了不少石材人的目光。
談及擴建初衷,東星大板市場負責人鐘悅文坦言,是因為廠房已開始出現老化跡象。“作為2011年便開始營業的大板市場,經過7年風雨,我們市場的硬件確實已有老化。不過我們也是通過這次改造,進行了市場的多方位升級,以一個全新的面貌迎接未來的挑戰。”
修繕老化、面積擴增、引入新商戶擴充品種庫,東星在兩個月的工期內,循序漸進的完成了一次“新生”。
在濱海大道的另一端,華輝精品市場也在10月底完成了對市場的擴建改造。據了解,這次擴建屬于華輝市場整體設計方案中的一部分,華輝希望通過逐步擴大面積、完善硬件設施,來更好的吸引客流,為入駐商戶做好服務。

▲外部擴建完工后,華輝內部改造也如火如荼進行中
不同于東星,華輝除了1500m²面積擴增的硬件升級外,更是將重點放在了軟件服務的革新。“隨著擴建完工,新商戶會入駐到位,而我們也在品種推廣、融資配套、掃描設計等方面給以商戶軟性服務升級,幫助他們在競爭力上獲得提升。”華輝精品市場負責人易揚向《石邦》 雜志說道。
目光從華輝精品市場往南順延,便是今年市場改造潮最熱的區域——濱海工業區。隨著隆嘉石材城落成、輝盛大板市場開業、新輝順全新改造白玉蘭專場,以及順華、錦昌、新澳順等多家企業加入混戰,可以看出,擴建、改造已成為眾多市場提升綜合實力最傾向使用的方式。

營銷手段打造熱度
形勢卻更為新穎吸精
在競爭日益焦灼的今日,“引流”儼然已成為各市場優先級最高的目標。
在過去,市場引流拼的是硬件,拼的是知名度,而在越來越多老牌企業市場化、硬件水平普遍較高的當下,引流則拼的是軟件、配套和創新營銷。
剛過去的中秋佳節,因為有閩南傳統習俗——博餅的加持,使其成為了各大市場的營銷風口。在今年,盛達石材城中秋系列活動全新登場,從聯合全場商戶的聯合促銷,到為商戶送去暖心月餅,再到組織石材城設博餅宴,送出29999元現金大獎,幾大活動共同串聯下來,獲得了商戶乃至采購客戶的諸多好評。
盛達石材城市場部經理徐君表示,“盛達始終重視與商戶的客情關系,因此與商戶的聯動促銷也較為輕松。我們認為在整體行情低迷的情況下,多多開展引流活動,為商戶帶去實際利益,才是回饋商戶的最好方式。”
.jpg)
如果說盛達中秋活動勝在系列性,康利大板市場則勝在全面性。沒有參與條件,無需任何門檻,只要中秋期間到場的所有人員,無論是采購商、租戶,或是貨運司機,皆可參與博餅活動獲得心儀的禮品。

同樣抓住中秋契機為市場造勢的,還有華輝、中閩、遠達、弘一等一大批大板市場,讓我們看到了營銷升級的整體趨勢。并且此類活動已慢慢擺脫往年“噱頭”的帽子,以真實的讓利給到消費者,這對于口碑打造有百利而無一害。

除了節日營銷,同樣有一些維度更深的營銷方式值得行業關注。
6月開業的順發·石代廣場,作為水頭罕見的專營白石、奢石的高端市場,在營銷之路上也走出了一條全新的道路。借鑒良好的設計師資源,將商戶的奢白品種推向高端市場,順發已然駕輕就熟。

▲順發經常迎來設計師團隊或社會組織到訪參觀
憑借著近20年的資源積累,順發與諸多知名設計工作室、事務所,以及各商協會組織建立了深厚的情誼,不斷的推廣使得許多設計師已將順發·石代廣場作為選材后備庫和靈感創作來源,這樣一來優質的資源便也嫁接到商戶,轉化為訂單。在未來,順發還將努力與更多設計師事務所、協會合作,將順發市場更多的曝光在設計界,成為他們的石材選材中心。
拒絕固守常態
市場主動內部變革
近百座大大小小的市場在百花齊放的形勢下,想要脫穎而出,唯有主動出擊,迎接蛻變。
9月,占地10000m²,在中閩石材商城已設立3年之久的國產大板區改造為玉石匯,而之前入駐在此的優質國產大理石商戶則由市場方引導至中閩大理石專區。


▲改裝后,中閩石材商城布局更為清晰
2015年成立玉石匯以來的持續火熱,使得前來入駐的玉石、奢石、半寶石和山水畫商戶逐年遞增,且呈現慢慢侵占國產大板區的現象。“專區不專”,成為中閩國產大板區最大的詬病,而如何維持市場良性發展,則需要中閩的勇敢變革。
將國產大板引入大理石區,共享大理石區優質客戶資源,而玉石匯則擴大面積,更為凝聚,將“專區”貫徹到位,中閩此番改造,目前看來成效頗豐。身處危機四伏的環境中,中閩石材商城運營總監陳少博不敢有一絲松懈。“重裝后的中閩將更聚焦于中高端市場,我們也會保持服務者姿態,落實好市場引流重任,做好商戶的后盾。”

▲中閩將主通道由6m加寬至12m
走訪中,各大市場也紛紛表明了對今年競爭的應對之道。“服務好現有商戶,共同進退!”鐘悅文表示,現階段東星將做好市場基本服務,攜手商戶來面對挑戰。
“既是競爭,也是機遇。隨著大板市場競爭日漸激烈,會倒逼各大市場更好地完善自己,形成更成熟的市場,通過各大賣場的改進讓石材行業更加規范更加專業。華輝在這波浪潮中也在加大投入,在硬件設施和服務配套等方面穩步提升,隨時接受市場的檢驗。”易揚說道。
編后語
可以預見的是,這一波市場熱引發的競爭還遠遠未到終點。隨著更多新市場的封頂完工,競跑的選手只會越來越多,能否保持不被擠出賽道,考驗的正是他們對于危機的應變能力。值得肯定的是,正是他們的努力,作為水頭名片的大板市場圈,正在千錘百煉之中整體向更高的層級邁進。
來源:石邦
可以說,2018年發生在中國石材集散中心——水頭的市場熱潮,讓這場競爭邁向了全新階段。在這場競技中,不論大小、無關新舊,所有站在牌桌上的人,都在竭盡所能地出招求變,用他們的方式完成自我升級,應對這場競爭。
擴建改造
發揮市場最大潛力
明利酒店路口向北延伸,世紀大道福山段,是水頭最繁華的路段之一,澳盛、東星、麥石、溪石等大板市場雄踞于此,歷來是前來水頭采購的客戶必去區域。今年,東星開啟了大板市場整體擴建工作,長度占據整條道路三分之一的擴建戰線,著實吸引了不少石材人的目光。
談及擴建初衷,東星大板市場負責人鐘悅文坦言,是因為廠房已開始出現老化跡象。“作為2011年便開始營業的大板市場,經過7年風雨,我們市場的硬件確實已有老化。不過我們也是通過這次改造,進行了市場的多方位升級,以一個全新的面貌迎接未來的挑戰。”
修繕老化、面積擴增、引入新商戶擴充品種庫,東星在兩個月的工期內,循序漸進的完成了一次“新生”。
在濱海大道的另一端,華輝精品市場也在10月底完成了對市場的擴建改造。據了解,這次擴建屬于華輝市場整體設計方案中的一部分,華輝希望通過逐步擴大面積、完善硬件設施,來更好的吸引客流,為入駐商戶做好服務。

▲外部擴建完工后,華輝內部改造也如火如荼進行中
不同于東星,華輝除了1500m²面積擴增的硬件升級外,更是將重點放在了軟件服務的革新。“隨著擴建完工,新商戶會入駐到位,而我們也在品種推廣、融資配套、掃描設計等方面給以商戶軟性服務升級,幫助他們在競爭力上獲得提升。”華輝精品市場負責人易揚向《石邦》 雜志說道。
目光從華輝精品市場往南順延,便是今年市場改造潮最熱的區域——濱海工業區。隨著隆嘉石材城落成、輝盛大板市場開業、新輝順全新改造白玉蘭專場,以及順華、錦昌、新澳順等多家企業加入混戰,可以看出,擴建、改造已成為眾多市場提升綜合實力最傾向使用的方式。

營銷手段打造熱度
形勢卻更為新穎吸精
在競爭日益焦灼的今日,“引流”儼然已成為各市場優先級最高的目標。
在過去,市場引流拼的是硬件,拼的是知名度,而在越來越多老牌企業市場化、硬件水平普遍較高的當下,引流則拼的是軟件、配套和創新營銷。
剛過去的中秋佳節,因為有閩南傳統習俗——博餅的加持,使其成為了各大市場的營銷風口。在今年,盛達石材城中秋系列活動全新登場,從聯合全場商戶的聯合促銷,到為商戶送去暖心月餅,再到組織石材城設博餅宴,送出29999元現金大獎,幾大活動共同串聯下來,獲得了商戶乃至采購客戶的諸多好評。
盛達石材城市場部經理徐君表示,“盛達始終重視與商戶的客情關系,因此與商戶的聯動促銷也較為輕松。我們認為在整體行情低迷的情況下,多多開展引流活動,為商戶帶去實際利益,才是回饋商戶的最好方式。”
.jpg)
如果說盛達中秋活動勝在系列性,康利大板市場則勝在全面性。沒有參與條件,無需任何門檻,只要中秋期間到場的所有人員,無論是采購商、租戶,或是貨運司機,皆可參與博餅活動獲得心儀的禮品。

同樣抓住中秋契機為市場造勢的,還有華輝、中閩、遠達、弘一等一大批大板市場,讓我們看到了營銷升級的整體趨勢。并且此類活動已慢慢擺脫往年“噱頭”的帽子,以真實的讓利給到消費者,這對于口碑打造有百利而無一害。

除了節日營銷,同樣有一些維度更深的營銷方式值得行業關注。
6月開業的順發·石代廣場,作為水頭罕見的專營白石、奢石的高端市場,在營銷之路上也走出了一條全新的道路。借鑒良好的設計師資源,將商戶的奢白品種推向高端市場,順發已然駕輕就熟。

▲順發經常迎來設計師團隊或社會組織到訪參觀
憑借著近20年的資源積累,順發與諸多知名設計工作室、事務所,以及各商協會組織建立了深厚的情誼,不斷的推廣使得許多設計師已將順發·石代廣場作為選材后備庫和靈感創作來源,這樣一來優質的資源便也嫁接到商戶,轉化為訂單。在未來,順發還將努力與更多設計師事務所、協會合作,將順發市場更多的曝光在設計界,成為他們的石材選材中心。
拒絕固守常態
市場主動內部變革
近百座大大小小的市場在百花齊放的形勢下,想要脫穎而出,唯有主動出擊,迎接蛻變。
9月,占地10000m²,在中閩石材商城已設立3年之久的國產大板區改造為玉石匯,而之前入駐在此的優質國產大理石商戶則由市場方引導至中閩大理石專區。


▲改裝后,中閩石材商城布局更為清晰
2015年成立玉石匯以來的持續火熱,使得前來入駐的玉石、奢石、半寶石和山水畫商戶逐年遞增,且呈現慢慢侵占國產大板區的現象。“專區不專”,成為中閩國產大板區最大的詬病,而如何維持市場良性發展,則需要中閩的勇敢變革。
將國產大板引入大理石區,共享大理石區優質客戶資源,而玉石匯則擴大面積,更為凝聚,將“專區”貫徹到位,中閩此番改造,目前看來成效頗豐。身處危機四伏的環境中,中閩石材商城運營總監陳少博不敢有一絲松懈。“重裝后的中閩將更聚焦于中高端市場,我們也會保持服務者姿態,落實好市場引流重任,做好商戶的后盾。”

▲中閩將主通道由6m加寬至12m
走訪中,各大市場也紛紛表明了對今年競爭的應對之道。“服務好現有商戶,共同進退!”鐘悅文表示,現階段東星將做好市場基本服務,攜手商戶來面對挑戰。
“既是競爭,也是機遇。隨著大板市場競爭日漸激烈,會倒逼各大市場更好地完善自己,形成更成熟的市場,通過各大賣場的改進讓石材行業更加規范更加專業。華輝在這波浪潮中也在加大投入,在硬件設施和服務配套等方面穩步提升,隨時接受市場的檢驗。”易揚說道。
編后語
可以預見的是,這一波市場熱引發的競爭還遠遠未到終點。隨著更多新市場的封頂完工,競跑的選手只會越來越多,能否保持不被擠出賽道,考驗的正是他們對于危機的應變能力。值得肯定的是,正是他們的努力,作為水頭名片的大板市場圈,正在千錘百煉之中整體向更高的層級邁進。
來源:石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