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麻城石材又有了新動作!麻城進川石材公司和中鐵武漢集團公司麻城車務段簽署了石材專列運輸合同,每年從這個貨運站發往全國的石材達2400個集裝箱。
3月24日,第一趟發往重慶的專列已經啟動,麻城石材產業的發展正式邁入鐵路時代。麻城進川石材總經理陳進川表示:“石材專列的開通,打開了公路轉鐵路的聚變,來之不易。”
發展鐵路運輸,是麻城石材企業的夢想,但過去運量不能滿足鐵路需求。2018年,麻城石材板材年產達到1.2億平方米,為鐵路運輸提供了可能。麻城進川石材公司和中鐵武漢集團公司麻城車務段簽訂了合作協議,成為麻城首個擁有石材班列的企業。公司通過鐵路的零散運輸,就創利稅500多萬元。陳進川說道:“用汽車運輸大概要四五天,如果是用水運,得十天半月,但一班列大概是10個小時就可以到達重慶。節省了物流成本、市場周轉成本。”
對此,中鐵武漢集團公司麻城車務段羅站海補充道:“這個班列的優點是中途不解編,一站到底,速度快,價格比較優惠。”
目前,麻城已開通重慶、成都、貴陽、昆明四個方向點對點石材專列。石材專列的開通,為麻城打開國際市場,融入“一帶一路”發展開辟了廣闊空間。羅站海說道:“同比去年,今年可以增加1500個車,后期我們會繼續努力,加強服務,保證‘鐵’‘企’雙贏。”
2018年,麻城石材出口創費1096萬美元,以石材為龍頭的新型建材產業總產值過220億元,撐起了麻城經濟的半壁江山。麻城被評為全國石材產業集群示范城市,石材鐵路經濟為麻城發展注入新動能。今年麻城的石材鐵路專線也正在規劃建設中。陳進川表示:“我們一直的夢想就是公司能擁有一條鐵路專線,建一個落地港,每天有1300個車皮。麻城的就業人口中,收入突破上萬元的就有過千人,單是物流產值估計就會突破10個億。”
湖北麻城
理直氣壯宣傳展示石材產業!
麻城市長蔡緒安在麻城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明確指出,“過去的石材產業遮遮掩掩,猶抱琵琶半遮面,現在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未來石材產業定位為麻城優先發展工業產業。”
“優先發展石材產業”不是一句空話,麻城政府正在緊鑼密鼓地布局產業!
為了叫響麻城石材產業,麻城決定修建石材展覽館,讓麻城石材名天下。 在麻城市委市政府重視和大力支持下,3月19日上午,中部石材展館綜合體項目啟動儀式隆重舉行,市委常委、市總工會主席王波,市人大副主任汪先啟、副市長胡文奇、市政協副主席王錦志參加活動儀式。
麻城石材國際展覽中心綜合體項目位于麻城市區南湖辦事處金廣大道與孝感鄉路交叉處,離市中心2公里,總投資8億元人民幣。總建筑面積約15.1萬平方米,其中中部石材展覽館4萬平方米、石材文化博物館1.5萬平方米。規劃建設石材展覽館、石材博物館、孝善麻城石材雕刻文化廣場、石材產業旅游文化街、石材總部經濟區等。
麻城市石材產業開發始于上世紀90年代末,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無序到規范的發展歷程。
2013年以來,麻城市開展石材行業專項整治工作。
2014年,按照“集約節約、清潔生產、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思路,啟動規劃建設中部(麻城)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
2015年、2016年,麻城先后被省國土資源廳確定為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示范試點、礦產資源生態開發試點。
2017年成立麻城石材循環經濟管理處,同時還配套設立保潔公司、荒料車沖洗站、污水處理廠、雨水收集中心,全力做好環保服務。
2018年全省縣域經濟工作會上,麻城石材產業被列為2018—2020重點產業集群。
經過整頓和規范化治理,麻城石材產業實現環保和經濟良性發展,2018年稅收達到3億元,直接從業人員近5萬人,并獲得中國石材協會頒發的“全國石材產業集群示范城市”稱號。
污染不再是石材的標簽,應理直氣壯大力發展。對于麻城石材發展成果,市委書記楊遙指出,麻城要實現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定位的建成大別山區域性中心城市,必須牢牢抓住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以中部(麻城)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為代表的支柱產業發展等指標在全省、黃岡保持領先位次。
當地石材人表示,政府的大力扶持,給石材人吃了一顆定心丸!
麻城地處大別山南麓,是全國五大“花崗石之鄉”之一。麻城花崗巖具有:儲量大、產區集中、品種多、無埋藏、整體性好、出材率高、色差小、易開采八大無可比擬的優勢。
麻城石材品種以花崗石為主,有麻城白(芝麻白G603),麻城灰,浪淘沙,幻彩麻等18個品種,其中以“麻城白”“浪淘沙”為主要代表。“麻城白(芝麻白)”礦區位于市區東南部的白鴨山,礦區面積達60多平方公里,儲藏量達250億立方米,可供開采百年。
愿麻城大力發展石材產業
繼續創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