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姆石(Limestone)
是崇尚文化與沉淀的天然瑰寶
它,是源于自然的藝術
它,歷經億萬年沉淀
成就了百年古典建筑與文化
書寫著歷史和光陰
萊姆石,與法式建筑又有怎樣的碰撞?
萊姆石屬于天然石灰巖,由幾億年前海底下的巖屑、貝殼、珊瑚及其它海洋生物沖擊、融合,又歷經長期的地殼碰撞、擠壓而最終形成,有灰、灰白、灰黑、黃、淺紅、褐紅等色。萊姆石還享有另一個高貴的名字——“生命之石”。
萊姆石特性
任何一塊天然石材,都是無輻射、綠色、環保的建筑材料,都是歷經幾億年的沉淀結晶才得以形成。
萊姆石微弱的吸水性能有效地調節室內濕度,而其天然的高蓄熱性能,又可吸收劇烈的外部熱量然后緩慢釋放,促成一個冬暖夏涼的環境。
萊姆石紋理均勻,色澤溫和低調,極具質感,同時兼具花崗巖的硬度,常用于建筑外墻,是不可替代的經典,是歐洲宮廷御用的石材。自12世紀以來,成就了眾多藝術大師永恒經典的歷史建筑。
法國萊姆石主要品類
法國萊姆石的應用歷史較為悠久、廣泛,主要品類有巴黎砂巖、法國棕砂、盧浮米黃、普羅旺斯等。
巴黎砂巖
法國棕砂
盧浮米黃
普羅旺斯
法國萊姆石的歷史韻味
中世紀時期,法國萊姆石被西方譽為高度與中央集權的象征。它見證了路易十四的集權也經歷了拿破侖的興衰。盧浮宮、勝利女神像是它無可替代的經典。這些建筑歷經時代變遷,仍然保留了它原有的尊貴氣息和文化內涵。
盧浮宮
盧浮宮作為法國最大的王宮建筑之一,東立面大量使用萊姆石,得以造就今日的歷史感和尊貴格調,成為歐洲古典主義時期建筑的代表作品。
盧浮宮外觀及“玻璃金字塔”
勝利女神雕像背景墻
極富盛名的勝利女神雕像現存于盧浮宮,為盧浮宮鎮館三寶之一。該雕像約創造于公元前190年,原為純白色的雪花石雕塑,由于長期浸泡在愛琴海中,微生物的繁衍與海水的浸蝕,使得現有的雕像呈現出目前的歷史滄桑色。而勝利女神雕像身后的背景墻,則是由萊姆石堆砌而成。勝利女神展翅欲飛的雄姿在歷經時光沉淀、天然高貴的萊姆石的映襯下,更加凸顯這一雕塑杰作的歷史厚重感。
位于法國盧浮宮內的“勝利女神像”
法國萊姆石的現代應用
萊姆石不僅深受海外設計師的喜愛,近期還在國內掀起了一股“萊姆潮”,俘獲了一眾國內設計師的青睞。運用萊姆石營造濃郁的歐洲浪漫風情不僅是一種情調,更是一種時尚。
2017年,華為斥資100億元建設的位于廣東東莞的華為終端總部基地竣工。該基地是按歐洲小鎮的建筑風格建設的,分為12個建筑組團,包括模仿牛津、勃艮第、巴黎、盧森堡等地的建筑特色。之所以采用世界經典建筑和街區為原型,是因為這些建筑、街區和小鎮,積淀了上百年間人類的智慧與精髓。
其中,牛津區、巴黎區的建筑外墻及內飾大量采用法國萊姆石雕砌而成,通過華麗的裝飾、極富特色的凸窗,抽象出歐式建筑的雅致考究,彰顯濃郁的歐洲風情,充分表達“人文群落”的意境,打造充滿趣味、韻味和品味、舒適健康的辦公環境。
?
當時尚素雅,溫和低調的萊姆石與法式建筑相遇,是對歷經滄桑、見證歲月的經典建筑最好的代言,傳達了建筑和文化的底蘊,也為現代生活增添了藝術、溫暖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