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住建部修改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管理辦法》,建設單位申請施工許可證時,不再需要“已委托監理”這個條件了。該信息被微信公眾號鋪天蓋地地報道,朋友圈也議論紛紛。近年來,上海、北京、廈門等多省市也早已發文,部分工程項目不再強制要求工程監理??磥砣∠皬娭票O理”要開始動真格了?
搞工程的人,最頭疼的就是監理了,每天監理是老子,甲方是爺爺,日子不好過。該消息出來后,有網友說,早該取消了,大家都好過一點,省的總是在非安全性問題上改來改去。
以石材施工為例,監理一般會檢查板材的厚度、對角線尺寸、色差等。單單一個色差驗收,就能讓你百口莫辯。色差是天然石材的特性,通過合理排版,整體效果非常漂亮,但一些監理不管,做出來看不順眼就敲掉,監理手上的錘子才是標準。如果監理關系好,還好說話,如果油鹽不進那就等著返工。所以石材色差往往就是卡在工地監理手上,一砸定標準。
其實監理本來是工程建設中很重要的角色,技術含量高,責任重大。但這些年,監理的公信度卻在直線下降,許多監理從業者心術不正,不出主意,光挑毛病,破壞了監理行業的整體形象。在建設單位眼中是“得過且過”,在施工單位眼中是“吃拿卡(qia)要”,在政府部門眼中是“弄虛作假”,而在監理自身眼中卻是“有苦難言”。
工地一線的監理員確實很辛苦,責任大,權力小,工資待遇低,所以才會滋生吃拿卡要的行業惡習,施工單位也只能花錢買平安。監理行業走過三十年的歷程,也有過輝煌的時代,而如今卻被信用危機一步步摧毀。但愿監理行業能更好地規范起來,否則未來的路就真的不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