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奇臺縣石材產業呈集群式發展態勢,石材產品已暢銷全國10多個省市,全國眾多客商紛紛搶灘奇臺,先后投資30多億元,建立了80家花崗巖開發企業,新的發展模式與科技手段正在促進奇臺石材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這兩天,奇臺縣鑫磊石材廠的生產車間里正是一派繁忙景象,工人們正在加緊趕制來自內地的300萬元的訂單。而這批產品是利用時下最新型的紅外線切割機制作,只需3天時間即可全部完成,這樣的效率與質量,老師傅李正榮在以前是沒辦法想象的。
“手搖切割機切一天能達到100平方米,操作還很復雜,沒經驗的人半年都學不會,紅外線切割機切一天能切300平方米,速度增加了兩倍,電腦操作容易簡單。”
李正榮從1993年就進入石材行業,他經歷了石材產業的發展,也見證了科技手段在石材行業中的從無到有的過程。除了速度與效率的提升,科技手段的運用也改變了傳統行業的生產模式。原來需要一個師傅帶多個徒弟,靠經驗干活的時代漸漸成為歷史,現在只需要會簡單的電腦操作,就能成為一名日切割上百平方米石材產品的合格工人。
“最早是那種單臂切割機,一個片的機臺,一天生產量只有兩三個平方米,現在每天的產量都能達到一百到兩百多平方米,好的料甚至可以達到四五百平方米,差距相當大。”奇臺縣鑫磊石材廠廠長吳寶加說。
產量的不斷增加也給企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在科技創新的支持下,奇臺縣鑫磊石材廠每年的產值都在7000萬到1億元左右,企業的發展也逐步進入石材產業發展的“快車道”。
“現在用的都是國產設備,質量、產量、速度都是相當的好,我們國產的設備比進口的設備成本相對來說便宜很多,給我們企業帶來的效益是十分可觀的。”
近年來,奇臺縣的石材產業憑借其稀有品質和規模優勢,實現了生產和銷售的逆勢增長,產量占據新疆石材產品的半壁江山。卡拉麥里金、卡拉麥里銀、戈壁藍寶三個品牌被中國建材協會和石材協會評為“中國名優特石材品種”,得到國家建材行辦統一編號。2018年生產加工板材334.2萬平方米,實現工業總產值3.1億元。目前,奇臺縣石材銷售已覆蓋北京、上海、浙江、廣州等20多個省市和哈薩克斯坦、韓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卡拉麥里金
卡拉麥里金礦山具體位于新疆準葛爾盆地北緣蘇吉泉一帶,距新疆奇臺縣城180公里,礦區南面距將軍戈壁數千米,西面為國家地質公園——硅化木園。北部沿北塔山一帶有多處居民點,屬農六師北塔山牧場管區,居民以哈薩克、漢族為主,少數回族、維吾爾族,均為農六師北塔山牧場職工,居民主要從事于牧業。礦區南部沿卡拉麥里山脈,是新疆重要的北塔山大型煤田生產基地,由眾多國營、私營大、中、小型企業投資進行煤炭勘探開發。另外,沿卡拉麥里大斷裂六顆樹至南明水一帶,有眾多的集體及個體企業投資進行金屬礦產——主要是金礦的勘探開發。隨著境內的礦業發展開發,昔日荒涼戈壁如今已是一片生機,給野外工作和生活帶來了諸多方便,該礦區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90°22’45”,北緯45°00’26"。
“卡拉麥里金”是石材的專有名稱,產于新疆奇臺縣,是中國十大最暢銷國產花崗巖品牌。據新疆建材工業協會副會長孫存穩介紹,近幾年,新疆石材的銷量增速每年都在30%以上,而奇臺縣占據著該行業的半壁江山,是一個重要經濟增長點。
據新疆建材工業協會石材分會公布的數字:早在2011年,新疆生產石材板材1450萬平方米,產值為17.4億元,而奇臺生產的板材為653萬平方米,產值為8.1億元,分別占到新疆總產量和總產值的45%和46.5%。奇臺石材產量和產值首次超過鄯善,雙雙排名全疆第一。而到了2018年,新疆石材產量達到3000萬平方米,奇臺的板材總產量達到了2000萬平方米,是新疆石材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