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市非煤礦產資源(石材)加工工業企業和其它工業企業內部堆場揚塵治理技術導則第八講-石材加工行業防塵技術標準
12.1石材加工工序中鋸割、切割、粉碎、研磨、雕刻、拋光等工序,易產生粉塵的工藝必需做到室內生產,并采取濕法、水霧籠罩作業面等防塵方法,有效收集處理粉塵確保達標排放。
12.2石材加工業規模較大的縣(市、區),應積極推動產業集聚化、園區化,提升石材加工企業的機械化、自動化和清潔化水平,淘汰露天敞開式作業方式。
12.3 生產設施防塵技術規范
12.3.1切割工藝應選用自動灑水、產塵少的切割設備,并配備具有護塵蓋的專用鋸臺。
12.3.2框架鋸機、切機等切割設備應采用自動灑水、噴淋降塵,干式作業的應安裝吸塵罩。
12.3.3石材研磨過程應減少手工操作,并采用水磨工藝替代干磨工藝。石材研磨宜選用自動研磨設備和連續研磨機械,干磨工藝的配備吸塵罩裝置。
12.3.4拋光過程宜采用半密閉作業方式,并采取防護揚塵措施。
12.3.5 其他工藝作業應符合以下規定:
(1)石材數控加工中心應密閉防塵、無控制室但有崗位的染塵生產場所。應設密閉防塵的工作人員值班室。
(2)在異型石材加工中,宜采用濕式作業方式降塵;干磨工藝的雕割機、磨邊機、倒角機等設備應采取局部密閉措施并設置排風罩和儲塵裝置。
(3)采用自然通風的作業場所應采取水霧噴淋降塵等綜合措施。
12.3.6 除塵工藝設計還應遵守GB50019及GBZ1中有關除塵設計的相應規定。
12.3.7對排出的污水,根據生產條件、除塵器類型、粉塵的回收價值、粉塵的特性和便于維護管理等因素,按照國家、地方相關標準,采取妥善的回收和處理措施。
12.4 防護綠化技術標準
12.4.1廠區周圍必須種植防護林,有條件的應在場外加大速生毛白楊防風帶寬度,增加防塵效果。裸露地面必須種植草皮、全部綠化,廠區內種植樹木、花草,應選擇滿足吸塵和減弱風速的樹種。
12.4.2綠化率要達到國家有關規定或《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文件及批復》中的要求。
12.4.3已有防護綠化的單位要加強養護;沒有防護綠化的應按照上述規定種植。
12.5 從業人員職業衛生要求
12.5.1建立并落實粉塵危害防治責任,依照有關規定設立職業衛生專職管理人員。
12.5.2制定并公布防塵危害防治規章制度及崗位操作規程,加大防塵危害防護設施、個體防塵用品的投入,為從業人員(含勞務派遣工)配備取得質量認證(QS)和特種勞動保護用品安全標志認證(LA)的防塵口罩,并監督其正確使用和定期更換。
12.5.3加強粉塵危害日常監測和定期檢測,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12.5.4 強化對從業人員的職業衛生培訓,依法履行職業病危害后果告知義務,為從業人員進行崗前、崗中、離崗職業健康檢查,健全從業人員健康監護檔案。
12.6 進出車輛防塵技術標準按本文第7條要求執行
12.7 視頻監控技術標準按本文第9條要求執行,并且廠區必須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做到監控系統全覆蓋、無盲區,監控范圍包括堆場噴淋、洗車臺、廠區道路、生產車間等地方,監控設備應與環保部門聯網,做到實時監控。
12.8 企業內部堆場應安裝PM10在線監測設備,并入環保監管平臺。
12.9 必須制定大氣污染防治應急預案,成立應急領導小組,根據預案定期進行演練。接到預警通知,要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根據應急預案實施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