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材天津礦山總經理 尚鳳川隨著生態環保上升到國家戰略,環保要求不斷升級,小而散亂、不適應行業發展的企業必然會被淘汰,這對砂石從業者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并且這一機會將持續一段時間,我對未來行業發展抱有極大信心。
受宏觀環境影響,整體行業發展趨穩,在外圍形勢復雜的情況下,基建仍是國家發展重要抓手,石材行業是受益者。每年近180億噸的市場銷量,已經奠定了石材第一大礦種的地位。短期內受政策、規劃調整等影響,石材價格波動在所難免。只要有人類社會活動,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需求仍在,在沒有完全能替代的、更廉價的基礎建材之前,石材開采就是一個日不落行業。
從環保和行業形勢來看,未來發展趨勢既定:大型化、集約化、環保化開采,專業化公司負責運營,大型地方國企、央企等資金雄厚的企業投資,集結各方優勢,這樣打造的石材項目才能符合未來趨勢。綠色礦山建設需要持續投入,小散礦山在責任意識和資金投入等方面不具備相關條件,只有依托有資本、有理念的企業,才能更好地建設綠色礦山,像浙江等地已經做了很好的示范。
在整合市場方面,三年之內各地區都會有較大動作。按照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20年綠色礦山格局基本建立。今年4月國務院發文要求,2019年關閉1000處以上非法砂石礦山。2022年之前,淘汰力度會更大。
目前各省份發展不均,地方差異在所難免,導致石材行業進程不一。但隨著環保的加大和政策落地,未來發展方向毋庸置疑。建議地方政府在關停力度、礦山生態恢復治理等方面要有開拓性思路,找有責任、有擔當的企業,實現生態治理和經濟效益雙贏,讓多方受益!
前兩年各路資本看好石材市場,不斷介入,推高石材資源價款,或許有些省份感受并不強烈,但我認為未來逐步發展,整合趨勢不可阻擋。
在此,給石材行業同仁一些建議:近兩年,長三角、沿江流域、珠三角等地區活躍之處,關停、整頓趨勢感受明顯,也是此前投資較為強烈、資本布局的主要區位,現在礦產資源整體已被推到高位,要審慎投資,特別是大量即將釋放的產能,會給市場帶來一定的沖擊,投資風險很高;而中部、西部、東北等投資洼地可以重點關注,資源價款低廉,整合優化剛剛起步,隨著中部崛起、東北振興等相關政策落地,未來市場會有明顯改變,正是操底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