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簽缺少關鍵信息
對于消費者來講,價簽上能了解到產品的關鍵信息,如材質、價格等,但記者在調查時發現有些賣場的價簽內容實在是語焉不詳,有的甚至連提都不提。
南四環某賣場內,記者在多家石材店面看到,天然大理石和人造石擺放在一起,價簽上連材料名稱都未標示,只是簡單地寫了價格及規格、種類等,廠家、商品名等均被省略,更別說天然大理石的等級等信息了。在西三環某賣場內,這樣的情況再次上演,除了價簽上標注了石材的品名、價格、單位外,再無其它信息。出售天然大理石臺面浴室柜的商家,頂多再在價簽上標出產品大小規格,對于使用的具體材質等信息,無一明示。
在某高端賣場內,價簽標注還倒是比較規范。除了明示了石材的品名、主要材料:天然大理石外,產地、生產商、經銷商的信息也一應俱全,另外,在等級處標注為合格。但該賣場內某品牌的天然石材臺面浴室柜卻在主要材質一欄只標注為“仿古”,沒有標注具體材質名稱。
檢測報告難覓影蹤
在無法辨明產品的具體品質時,查看權威檢測機構的檢測報告是最靠譜的選擇。但記者調查發現,與4年前的結果相似,大多數商家以各種理由拒絕拿出檢測報告,而其中兩家更是直言“沒有檢測報告!”
華耐衛浴的導購告訴記者,天然石材“沒有什么檢測報告。”而西三環家居賣場內的冠軍衛浴導購,直接說:“沒有!”其他商家則以各種理由搪塞。如:“安裝的時候給你看。”“就買一兩千的貨不給看。”“石材廠有,我們沒有。”還有的表示,只有工裝才給提供,家裝“根本用不著。”更有的說,“給你看也不一定是一個批次的,沒啥用。”在某高端賣場內,記者同樣沒有看到檢測報告。導購們表示,檢測報告肯定是有的,如果沒有是進不來賣場的,所以叫記者不用擔心。
在走訪的3家大賣場、近20家石材店中,只有金石石材的導購痛快地拿出了記者所看的“爵士白”天然大理石的檢測報告,并表示,前一陣剛好有別墅業主裝修,要求有檢測報告,才做了這幾份放在店里。記者翻看了一下該報告,上面確實顯示該石材為A類,但非專業人士也無法驗證其真偽。
業內專家說法
合理使用合格產品
石材瓷磚的放射性到底用不用擔心?專家表示,任何物體都是有放射性的,它在我們日常喝的水,甚至人體上都存在。天然石材存在放射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只要合理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還是可以保證對人體的安全性的。
對于導購們切割、打磨甚至進口的長途運輸可以減少石材的放射性的說法,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湯躍慶予以否認,“這些都不會減少輻射,石材的放射性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至于附膜是否可以阻擋輻射,他表示,這要看附的是什么膜,如果是鉛膜還有可能,但是從現在市場情況看,應該還沒有商家這么做。“一層普通的塑料膜對石材的放射性沒有什么影響。”
國家建筑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胡云林介紹,廠家對產品輻射的測試一般在生產產品之前,相關檢測中心會對原材料進行檢測,符合制造產品的輻射范圍才能進行生產。一些導購介紹,花崗巖的輻射更大。專家表示,情況確實如此,但花崗巖中也只是有幾類輻射量超標,它們一般不會出現在家裝市場上,所以無論是大理石還是花崗巖,只要符合國家標準A類的產品,消費者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湯躍慶還提醒消費者,石材的輻射作用也是有疊加效應的。正常家裝內,所用的大理石等比較有限,輻射可以忽略。但如果大面積使用,即使使用的是A類石材,安全起見,建議還是要請專業機構對室內進行一次放射性總量的檢測,以防超標。
購買先看檢測報告
石材的輻射量看不見,摸不著,要知道它是否合格,最終還是應該要求商家出示檢測報告。湯躍慶表示,根據國家規定,市場上所有流通的商品都應該經過專業檢測才能流通。聲稱“沒做過檢測”的商家,可能涉嫌觸犯相關法規。不過,他也提醒,即使看見檢測報告,也應該注意鑒別真偽。據介紹,凡是正規檢測機構,都義務對自己出具的報告進行說明。所以消費者可以直接咨詢相關檢測機構,詳細了解報告的具體情況。
另外,一些消費者擔心商家檢測報告中檢測的產品與自己購買的不是同一批次。湯躍慶表示,就天然石材這種產品,是無法確定批次的。不過他表示,雖然同一座礦場開采的石材在花紋等方面可能有所不同,但放射性物質含量應該相同。
其次,消費者只關注天然石材的安全性還是不夠的。湯躍慶提醒,產品還應該滿足使用功能。所以在索要檢測報告時,應該讓專家出示安全性檢測報告及其耐磨性、耐劃痕等使用功能的檢測報告。否則,雖然產品為A等,但是使用一段時間就出現斷裂,這樣也要蒙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