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豐鎮市花崗巖儲量豐富,石材產業是該市主要產業之一。在石材加工業發展迅速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廢料,這些廢料不但造成了資源浪費,還對環境造成影響。日前,記者接到反映,稱在豐鎮市巨寶莊鎮一帶,有石材加工廠隨意傾倒石材廢料,破壞生態,污染環境,致使當地的大片土地被廢料污染,河溝被廢料堵塞,村民苦不堪言。
4月27日,記者在知情人的指引下,在該市巨寶莊鎮沙溝九號村村西北處一帶的河溝附近看到,成堆的石材廢料被隨意傾倒在地上,部分河溝堵塞,部分耕地被毀、林地被埋。知情人介紹,這些廢料均是附近石材加工廠生產時產生的,后被倒過來的。
對于固體廢棄物的處置,《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十七條規定: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采取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不得擅自傾倒、堆放、丟棄、遺撒固體廢物。禁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向江河、湖泊、運河、渠道、水庫及其最高水位線以下的灘地和岸坡等法律、法規規定禁止傾倒、堆放廢棄物的地點傾倒、堆放固體廢物。既然國家相關法律已經對此進行了嚴格的規定,巨寶莊鎮沙溝九號村因何會被這么多的石材廢料肆意傾倒,而作為環保有責的當地生態環境局又是如何監管的呢?
有沙溝九號村村民講,他們村曾有村民就這些廢料污染污染土地破壞生態一事曾向烏蘭察布市生態環境局豐鎮市分局反映,但問題始終沒有解決,附近石材廠產生的廢棄石料仍會時不時的倒在這里。
據了解,石材廢料是石材在加工的過程中產生的,一般大約為荒料的5%,毛板總量1/3左右的邊角余料。其實這些邊角余料的用途十分廣泛的,只要科學合理的利用,完全可以變廢為寶,我國很多地方通過引進花崗巖廢料綜合利用項目,鼓勵企業投資石材廢料循環利用,變廢為寶,不僅開拓了石材產業的發展空間,還有助于促進石材污染問題的解決。但是在豐鎮市,這些邊角余料卻成了毀壞耕地林地,污染環境的罪魁禍首。
網上公開資料顯示,豐鎮市花崗巖資源豐富,其“豐鎮黑”遠近聞名,大小石材加工企業遍布全市,尤其是巨寶莊鎮一帶,石材加工企業更多,每天這些企業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石材廢料。當地群眾說,這些企業之所以敢肆無忌憚地把這些固體廢棄物倒在沙溝九號村一帶,任由其污染環境,作為生態環境監管的當地生態環境局肯定有著不可推脫的責任。
事后記者就此事向當地生態環境局進行了反映,但是截至發稿,仍未收到該局的回復,對此,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