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沖擊,我國外貿企業面臨訂單取消、延期等困難,出口轉內銷成為不少企業的共同選擇。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幫扶外貿企業渡過難關。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
國辦發〔2020〕1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決策部署,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在鼓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著力幫扶外貿企業渡過難關,促進外貿基本穩定,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工作原則
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幫助外貿企業紓困,確保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運轉,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堅持市場化運作,鼓勵外貿企業拓展銷售渠道,促進國內消費提質升級。落實地方屬地責任,因地制宜推動出口產品轉內銷工作,重點幫扶本地區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外貿企業和中小微外貿企業。
二、支持出口產品進入國內市場
(一)加快轉內銷市場準入。在2020年底前,對依據出口目的國標準生產且相關標準技術指標達到我國強制性標準要求的出口產品,因疫情影響轉內銷的,允許企業作出相關書面承諾,通過自我符合性聲明的方式進行銷售,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外貿企業要對出口轉內銷產品加貼的中文和外文標簽、標識的一致性負責。(市場監管總局、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衛生健康委、應急部、鐵路局、民航局、煤礦安監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出口轉內銷產品涉及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認證)的,應當依法獲得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繼續深化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改革,簡化出口轉內銷產品認證程序,縮短辦理時間。(市場監管總局負責)簡化企業辦稅程序。(稅務總局負責)
(二)促進“同線同標同質”發展。支持企業發展“同線同標同質”(以下稱“三同”)產品,即在同一生產線上按照相同標準、相同質量要求生產既能出口又可內銷的產品,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實現內外銷轉型。擴大“三同”適用范圍至一般消費品、工業品領域。(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開通國內生產銷售審批快速通道。加快完善“三同”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功能。(市場監管總局負責)開展“三同”產品宣傳推廣活動,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中央宣傳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強知識產權保障。支持外貿企業與品牌商協商出口轉內銷產品涉及的知識產權授權,做好專利申請、商標注冊和著作權登記。加強對外貿企業知識產權運用的指導和服務。(中央宣傳部、知識產權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多渠道支持轉內銷
(四)搭建轉內銷平臺。鼓勵外貿企業對接電商平臺,依托各類網上購物節,設置外貿產品專區。在符合國內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引導主要步行街組織開展出口產品轉內銷專題活動。組織各地大型商業企業與外貿企業開展訂單直采,設立外貿產品銷售專區、專柜。組織國內采購商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等采購外貿產品。(商務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
(五)發揮有效投資帶動作用。重點結合各地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和重大工程(“兩新一重”)建設需要,組織對接一批符合條件的出口產品轉內銷,幫助企業融入投資項目產業鏈供應鏈。(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引導外貿企業積極補鏈固鏈強鏈,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和產業結構調整、加大技術和工藝升級改造力度,參與工業和通信業重大項目建設。(工業和信息化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
(六)精準對接消費需求。引導外貿企業精準對接國內市場消費升級需求,發揮質量、研發等優勢,應用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技術,通過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研發適銷對路的內銷產品,創建自有品牌,培育和發展新的消費熱點,推動消費回升。鼓勵外貿企業充分利用網上銷售、直播帶貨、場景體驗等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
四、加大支持力度
(七)提升轉內銷便利化水平。對符合條件可集中辦理內銷征稅手續的加工貿易企業,在不超過手(賬)冊有效期或核銷截止日期的前提下,由每月15日前申報,調整為最遲可在季度結束后15天內申報。(海關總署負責)
(八)做好融資服務和支持。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對出口產品轉內銷提供金融支持,加強供應鏈金融服務,結合實際開展內銷保險項下的保單融資業務,加大流動性資金貸款等經營周轉類信貸支持,積極開展應收賬款、存貨、機器設備、倉單、訂單等質押融資,依托大型電商平臺加強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直貸業務。(財政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加大保險支持力度。支持保險公司加大對出口產品轉內銷的保障力度,提供多元化的保險服務。(銀保監會負責)
(十)加強資金支持。用足用好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出口轉內銷相關業務培訓、宣傳推介、信息服務等,支持外貿企業參加線上線下內銷展會。(財政部、商務部負責)
五、加強組織實施
各地方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工作。各地方要根據本地區實際出臺針對性配套措施,商務部要會同相關部門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加強政策指導和業務培訓,及時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組織引導媒體集中開展宣傳報道,營造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良好環境,引導拓展國內市場空間,促進公平競爭。(中央宣傳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部、人民銀行、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
國務院辦公廳
2020年6月17日
加快出口產品轉內銷市場準入
任何國家都有各自的門檻,美國有美國的標準,歐洲有歐洲的標準。部分企業對國內的標準并不熟悉,所以它們要盡快適應。對此,《意見》明確提出,加快轉內銷市場準入。在2020年底前,對依據出口目的國標準生產、而且相關標準技術指標達到我國強制性標準要求的出口產品,因疫情影響轉內銷的,允許企業作出相關書面承諾,通過自我符合性聲明的方式進行銷售。外貿企業要對出口轉內銷產品加貼的中文和外文標簽、標識的一致性負責。出口產品的標準和國內的相關標準,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要進行有效對接,甚至是互認,使外貿商品能更便捷地在國內銷售。
促進“同線同標同質”發展
實際上,國內外標準也正在對接,并推廣實施。文件提出,支持企業發展“同線同標同質”產品,并將 “三同”的適用范圍擴大到一般消費品、工業品領域。所謂的“同線同標同質”,指的是在同一生產線上按照相同標準、相同質量要求生產既能出口又可內銷的產品。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說,這一些措施將有助于實現內外銷轉型,幫助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對接國內消費升級。
前幾年,國家主要從食品角度推出“三同”的標準,對出口和內銷的食品一視同仁。現在“三同”逐漸擴大到消費品和其它工業品,也是讓中國品質與國際接軌。企業要適應起來,都進行高標準嚴要求。
出口轉內銷一舉多得
此外,文件還提出,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對出口產品轉內銷提供金融支持,支持保險公司加大對出口轉內銷的保障力度。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說,這些措施的出臺,將幫助外貿企業更順利地轉向國內市場,對于穩住外貿基本盤將起到重要作用。
石材行業中,外貿企業占比不少,如何更好更快地將產品從出口轉內銷是每個石材外貿企業都在煩惱的問題。對于石材這種非標準化產品而言,外貿訂單的要求與國內訂單的要求存在許多不同,例如尺寸、厚度、工藝、使用的膠水等。
現在的穩外貿措施,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出口轉內銷的措施,讓企業有活干、有發展。石材外貿企業如果能在這次“危機”中轉型成功,那么該企業的實力將更上一層樓,在之后的市場競爭中更容易突出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