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雪后初霽,站在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茨芭鎮中蛇山上遠眺,層層疊疊的梯田從山腳一直盤旋到山頂,一行行排列整齊的馬尾松、山茱萸的樹枝上積了一層薄薄的雪,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巒間,猶如一幅水墨畫。昔日礦渣遍地、塵土飛揚的礦山已是舊貌換新顏,重新披上了綠裝,而這一切正得益于該縣實施的礦山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
“2018年以來,我們采取‘區內修復、區外補償’的方式開展礦山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累計投入資金3億多元,完成恢復治理和生態補償3.2萬余畝,其中區內修復4800多畝,區外補償2.7萬多畝。”郟縣縣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
政府主導 政企聯動
郟縣地處河南省中部偏西,區內蝦紅,中原紅,黑金花礦產資源豐富。與其他礦產資源城市一樣,郟縣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進程中,也經歷了一番陣痛。
近年來,隨著郟縣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基礎設施投入的持續加大,對建筑石料、碎石、水泥的需求日益增長,礦山開采規模急劇擴大,生態環境破壞日益嚴重,采石場殘垣斷壁、滿目瘡痍,礦區四周大片土地裸露在外,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污水橫流。尤其是開采形成的高陡邊坡、礦坑、殘留礦體,存在著嚴重的地質災害隱患,嚴重威脅礦區群眾和企業的生產生活安全,開展礦山綜合整治迫在眉睫。
2018年,郟縣縣委、縣政府果斷決策,堅持“生態立縣”,以“綠滿郟縣、綠秀郟縣、綠美郟縣、綠富郟縣”為目標,強力推進礦山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
郟縣縣委、縣政府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縣政府成立了礦山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工作領導小組,細化相關部門職責分工,強化部門聯動;印發《關于加強礦山環境治理生態修復工作的通知》,明確礦山恢復治理的工作目標、重點任務;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先后召開工作推進會20余次,督促動員涉礦鄉(鎮)、礦山企業開展礦山修復和生態補償工作;聘請專家團隊,對全縣露天礦山全面診治,按照“受損農地再利用、廢棄礦山搞綠化”原則編制《礦山地質環境恢復與綜合治理規劃》,督促指導全縣礦山企業編制完成《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一礦一策綜合整治方案》,為礦山綠化提供明確目標和科學依據。
為進一步加強對礦產資源開采秩序的監督管理,督促企業落實礦山治理主體責任,郟縣建立了縣級領導巡山責任制,各包礦領導定期不定期開展巡山工作,實地檢查礦產資源開采、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機制落實情況,督促涉礦鄉(鎮)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和礦山企業嚴格落實責任,依法保護資源,強化生態修復。
同時,郟縣自然資源局創新實施強化約束新辦法,對礦山企業實行《依法依規開采承諾書》《依法依規開采告知書》《問題整改通知書》“三書約束”,切實規范開采秩序。用好礦山執法聯動機制,聚焦超層越界,以及借生態修復或設施農用地建設等名義非法采礦行為,持續加大打擊力度。2021年,共向公安部門移交案件5起,5名涉案人員被逮捕,9人被刑事拘留,起到了強有力的震懾作用。
區內修復 區外補償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郟縣從機制創新入手,實施“區內修復、區外補償”的生態修復和綠色發展新機制。
“區內修復”主要是礦山企業在采區內進行復土復綠,并對礦區道路兩側植樹綠化、懸崖峭壁掛網復綠。按照規定,各礦山開采面資源沒有采盡、沒有完成生態修復的,一律不得再開新坑口、新采面。同時,全縣所有持證生產礦山在不破壞原有地形地貌、自然生態環境基礎上,采取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喬灌結合的方式開展礦山綜合治理。
“區外補償”主要是按照“誰破壞、誰治理”“邊開采、邊治理”的原則,全縣所有持證生產礦山在完成礦區內恢復治理任務的同時,把礦區周圍500米的范圍納入義務植樹區,由礦山企業負責,全部植樹造林。持證未生產礦山,開始生產前必須完成礦區周圍不少于500米范圍內的植樹造林工作,否則不準開工生產。對于交叉重復地區,或者周邊范圍不足500米的,由政府部門協調,實行“異地補償”。規定明確,所有栽植樹木常綠樹種必須達到80%以上,成活率必須達到70%以上。
為充分調動鄉鎮村、企業和社會積極性,郟縣因地制宜、因礦施策,按照“誰開采、誰治理”“誰治理、誰受益”的原則,大力探索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責、群眾參與、專業指導”的恢復治理新模式。此外,進一步明確生態補償區植樹造林涉及的荒山、土地,由當地鄉(鎮)政府負責協調解決,原則上所栽樹木歸荒山或土地承包人所有,有效解決了“錢從哪里來、樹往哪里栽”問題。
荒山披綠 多方共贏
2020年1月11日,在綠色礦山年會暨首屆綠色礦山突出貢獻獎頒獎大會上,郟縣人民政府榮獲了全國綠色礦山突出貢獻單位稱號。郟縣在推動礦山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方面,探索出了一條高質量綠色發展之路。
如今,走進郟縣,放眼四望,東蛇山、中蛇山、蓮花山、蛤蟆山、石厥山等山體上,一排排樹木迎風而立、長勢喜人,一個綠、美、富的新郟縣正緩緩拉開帷幕。生態環境變好了,經濟效益也得到了提高,礦區周邊群眾通過參與植樹和養護等,人均收入顯著提高。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郟縣通過實施“區內修復、區外補償”礦山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新模式,使企業成為造林綠化主體,既減輕了政府財政壓力,也增加了礦區的綠化面積,為當地群眾帶來了綠色收益,實現了政府、企業、群眾三方受益的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
郟縣主要石材品種:蝦紅,中原紅,黑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