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造石標準發展歷程
——全國石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秘書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周俊興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先后從意大利引進了多條人造石生產線,開始了人造石產品國內規模化生產。以廣東云浮市粵云新型石材有限公司為代表的早期人造石生產企業,產品主要以仿天然花崗石為主,樹脂中填充了石粉、石粒,部分產品加入玻璃碎料、貝殼等,版面為斑點狀類型,顏色單調,花紋簡單,在中低端應用市場長期占有一定市場份額。二十一世紀初隨著裝備技術的發展,我國人造石生產技術有了質的飛躍,突破了第一代產品的單色局限,板面達到四色甚至更多的顏色搭配,實現產品紋理從點狀向塊狀、單色向多色、單一分布向隨機分布的革命性轉變。特別是仿莎安娜人造石產品的出現,得到了建筑裝飾市場的廣泛認可,促進了國內市場對人造石產品的應用,人造石需求呈逐年上升趨勢。
近些年以來,人造石產業在我國的發展勢頭十分迅猛,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人造石行業,包括一些櫥柜龍頭企業,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全國現有人造石生產企業200多家,年產銷量在2億平方米左右,行業年產值500億左右,年出口量也在不斷增加。國內已形成較為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產業集中度更為明顯,生產主要集中于廣東和福建沿海城市,其他地方也有一定規模的發展,應用主要集中在北上廣深等經濟發達地區。同時,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應用,市場對高質量、高品位產品要求的不斷提高,對產品各項性能及外觀花色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產品逐步升級換代。目前形成的人造石主要產業集群地有:廣東佛山(陶瓷企業轉型而來的人造石廠家)、廣東云浮、廣西賀州和福建水頭。
受樹脂型人造石應用范圍局限性的影響,近幾年人造石行業重點開展了無機型人造石的研發和應用。因環保和礦山安全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天然石材礦山大量關停,導致一些重點工程用天然石材出現了供需矛盾。不少工程開始使用無機型人造石代替天然石材,如北京大興機場、深圳地鐵等工程項目,進一步推動了無機型人造石的發展和應用。我國早期無機型人造石產品為水磨石,由于技術落后、產品單一,逐步被裝飾市場淘汰,目前僅應用在特殊的領域,如防靜電工作場所,現澆地面和室外人行步道等。新型的無機人造石,解決了一系列核心技術問題,在物理力學性能和產品類型、質量方面有了巨大的提升,是超強性能的高端無機人造石產品。與天然石材和樹脂型人造石產品具有相同的生產加工和應用領域,原料更加環保,并且可以有效消耗石材礦山和加工廢料,使用環境不受限制。能有效提高使用壽命和應用領域,是性能穩定的工業化產品,可實現大規模、批量化工業生產,替代不可再生的天然資源,是石材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
與人造石行業發展不相適應,我國人造石標準經歷過一個漫長、曲折的發展歷程,總體發展滯后,近期發展起來又出現混亂的局面。人造石產品由于涉及范圍大,在我國的建材、化工、輕工、石材等領域均有人造石產品生產,因標準協調難度,標準立項工作遲遲沒有進展。早期我國無人造石方面的專業標準,能參考的僅有出入境檢驗檢驗行業SN/T0308-93《出口人造石檢驗方法》標準。2002年我國出臺的建材行業JC 908-2002《實體面材》屬于另外一種人造石產品標準,市場上俗稱“亞克力”。實體面材是主要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聚合而成的熱塑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作為基體(或使用另一種拉伸強度高達70MPa、抗彎強度高達100MPa的高性能不飽和聚酯樹脂),主要填料為化工產品氫氧化鋁粉,經真空或非真空工藝制造的產品。“亞克力”和我國人造石產品在基體、填料以及生產工藝方面都有較大的差別,性能差別也很大,通常不屬于樹脂人造石的范疇。“亞克力”是美國國家標準“ANSI/ICPA SS-1-2001 Performance standard for solid surface materials”定義的實體面材的范圍,在國際上出臺了ISO 19712.1~3:2008《塑料制品裝飾性實體面材》標準,雖增加了石英砂為填料一類產品,但都不適合我國人造石行業的產品。2010年廣東省頒布了地方標準DB44/T 768—2010《樹脂型人造石板材》,為人造石行業的產品標準制定奠定了基礎,促進了人造石標準化工作的全面開展。
2012年在全國范圍內已經形成了人造石較大規模的應用,而且出現了不少質量問題和質量糾紛,市場反饋由于標準的缺失導致無法進行有效的質量認定等一系列問題。國家標準委專門研究了人造石標準計劃項目,聽取了全國石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建議,轉化歐盟先進的人造石標準,建立我國人造石標準體系。為了避免國家標準交叉和協調等問題,縮小了我國人造石國家標準領域范疇,人造石領域僅以天然石粉、碎料為主要原材料,以樹脂、水泥或兩者混合物為粘合劑的仿石產品,專業名稱為合成石材。人造石產品根據類型和工藝要求,經攪拌混合、真空加壓、振動成型、凝結固化等工序加工而成,分為壓板法和方料法,產品形式為崗石(又稱人造大理石,大理石粉、碳酸鹽礦物為主)和石英石(又稱人造花崗石,石英砂、硅酸鹽礦物為主)。生產人造石所用的石料,主要采用開采、加工天然石材的廢棄料、邊角料,以實現節約原材料、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根據歐洲人造石標準EN14618:2005《人工合成石材術語和分類》、EN 14617-2005《人工合成石材試驗方法》等系列標準,從2013年起我國逐步制定合成石材國家標準,全面建立我國合成石材標準體系。
2016年在廣東云浮市,單獨成立了全國石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合成石材分技術委員會(SAC/TC460/SC4),我國石材標準化工作組織機構的全面建立,標志著系統化、規范化地開展石材標準化工作的開始。2017年發布了9項合成石材國家標準,解決了樹脂人造石產品標準缺失等問題,為行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這些標準如下:
圖片
在我國合成石材國家標準制定的同時,相關行業的人造石標準也制定了許多,這些標準有不同歸口,涉及很多領域,不完全符合人造石產品的實際情況。這些標準雖然豐富了人造石標準體系和產品類型,但也存在重復、交差或有矛盾的地方。有些標準缺乏專業的調研和征求意見,項目設置和指標存在的問題較多,需要在實際應用中進行舍取。這些相關標準清單如下:
近些年,在國家大力倡導團體標準的大形勢下,人造石行業圍繞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缺乏的工藝技術、管理和應用等領域進行了標準制定工作,陸續出臺了許多協會標準,為規范行業發展,豐富標準體系做出了貢獻,也為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做了前期研究和探索,為下一步更高一級標準制定奠定了基礎。目前有關的協會團體標準清單如下:
未來人造石方面的國家標準體系建設將繼續轉化和豐富基礎試驗方法標準和管理及評價標準,完善標準體系,推出英文版國家標準。在重點產品和領域,制定相應的產品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推動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和國際貿易的發展。倡導企業根據自身產品情況制定指標更高、更為嚴格的企業標準,創建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型企業,帶動行業的提升和發展。目前正在制定和下一步將開展的標準計劃清單如下:
圖片
圖源|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