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下午,西藏日喀則市經信局局長由富光、副局長李磊、經信局黨組成員、三級調研員巴次,拉孜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楊健,薩迦縣縣委常委、副縣長龍森,康馬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張強,經信局經濟科吳家銘等一行蒞臨南安市石材協會(以下簡稱協會)進行調研。
南安市工信局副局長劉曉江,水頭鎮副鎮長、南安華大石材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黃身桂,協會副會長陳鷺華,秘書長黃國端,副秘書長陳良梯,泰寧興達礦業李忠輝等人參加了此次座談會。

日喀則市經信局局長由富光表示:西藏日喀則市擁有豐富的石材資源,具備發展石材產業的天然優勢。在西藏基礎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的大環境下,為了進一步挖掘和開發當地的石材資源,促進西藏各項行業的繁榮,希望借鑒南安市產業的發展經驗,整合喀則市的石材資源。南安水頭作為世界石材之都,從一個沒有石頭的小鎮發展成為中國水頭世界石都,離不開所有石材從業人員的努力。希望有對外投資意向和戰略眼光的石材企業家前往日喀則市考察投資,實現互補互通,引導日喀則市石材產業進行升級,推動石材行業的發展。
南安市工信局副局長劉曉江向遠道而來的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并表示石材作為南安市的支柱產業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南安市擁有石材企業19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有390多家,石材出口量占全國的60%以上。南安市政府高度重視石材行業的發展,根據石材行業的需求,積極出臺適應石材企業需求的各項政策,極大地減輕了企業負擔,調動了企業投資的積極性。政府支持石材企業升級石材加工設備,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引導企業在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市場拓展等方面進一步提升,并鼓勵石材企業走出國門進行投資。同時,也歡迎日喀則市的石材企業組團參加今年11月8日舉辦的南安水頭國際石材博覽會,讓更多人了解日喀則市的石材資源,投資于日喀則市。
日喀則市經信局黨組成員、三級調研員巴次介紹了當地石材產業的現狀,表示日喀則市擁有豐富的石材資源,品種多樣,主要包括花崗巖、大理石、板石等。現有規劃開采區塊資源量共計35個,總量達到2,637,500萬立方米;現有花崗巖開采權7個,現有石材礦山資源量為10,890萬立方米。石材資源優勢明顯,市場潛力巨大。政府將進一步加強石材項目的論證,及時更新項目動態,結合石材產業規劃和發展需求,加大引進石材企業的力度。同時,希望加強與行業協會的合作,通過多種方式引入石材領軍企業,打造高起點、高標準的石材產業集群,推動日喀則市石材行業的穩步發展。
協會副會長陳鷺華介紹了南安市石材產業的發展情況。他表示,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南安石材產業人士以"石"為業,將全球石材原料匯聚于此,并將加工后的石材銷往世界各地。經過30多年的產業升級,水頭成功將一個不產石材的小鎮打造成名副其實的"世界石材之都",石材貿易已遍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拉孜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楊健詳細介紹了當地石材產業的基本情況。他表示,日喀則市的石材資源豐富,產品具有競爭優勢,整體發展潛力巨大,商機無限。希望通過此次座談會,能吸引南安的石材領軍企業到日喀則市投資,推動當地石材產業的整體升級換代。

協會秘書長黃國端向各位領導介紹了協會的發展情況,并表示協會在石材行業發展中發揮著關鍵的引領和指導作用。協會通過組建南石基金來幫助企業轉續貸,增加了企業的融資渠道;協會會長單位發起成立的泉源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解決了企業融資擔保難的問題。協會旗下的南安市利群石粉綜合利用發展有限公司有效解決了石粉處理和再利用的問題。而成立的"南安市石材協會政協委員履職解紛室"多次協助法院進行調解,有效解決了多起石材行業糾紛。同時,協會也在努力實施"走出去,請進來"的戰略,組織考察、學習、研討、投資活動,積極進軍國際市場,拓展行業市場空間。
此次調研考察對于日喀則市石材業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隨著與南安市石材產業的交流,日喀則市石材業將獲得更好的發展機遇和發展方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西藏日喀則市的石材產業能夠取得更大的突破和發展。
客服熱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