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華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太原武宿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迎來關鍵進展。近日,T3 航站樓石材采購項目完成公示,三大標段合計近 14 萬平方米石材供應花落三家企業,其中吉林白麻花崗巖以絕對優勢成為核心建材,再次印證其 “中國高端工程首選石材” 的市場地位。
一、項目概況:14 萬平米吉林白麻打造空港新地標
本次采購分為三個標段,覆蓋 T3 航站樓東指廊、西指廊、中心區及登機橋等核心區域,總投資超 4500 萬元。其中:
一標段(東 / 西指廊):33549㎡吉林白麻,由北京宏寶康利石業中標
二標段(中心區):64406㎡吉林白麻,盛達建材集團拔得頭籌
三標段(高層區域):40554㎡吉林白麻,港龍(泉州)石材成功入圍
值得關注的是,吉林白麻在三個標段中占比超 95%,其卓越的物理性能和裝飾效果成為設計方首選。這種源自吉林蛟河天崗鎮的花崗巖,正以 “東北亞石都” 為起點,持續征服全國重大工程。
二、吉林白麻:重新定義高端工程石材標準
作為國內花崗巖品類中的 “明星產品”,吉林白麻憑借五大核心優勢成為建筑界寵兒:
極致品質:結構致密均勻,莫氏硬度達 6.5 級,抗壓強度超 200MPa,遠超行業標準。其灰白色紋理細膩柔和,經拋光處理后光澤度可達 90 度以上,呈現出莊重大氣的視覺效果。
超強耐久性:耐酸堿腐蝕、抗風化能力突出,可在 - 40℃至 80℃極端環境下穩定使用,特別適合機場、地鐵等高頻次公共空間。
高成材率:礦山采用無間隙開采技術,結合 5G 智能大切機精準切割,荒料利用率提升至 75%,大幅降低項目成本。
綠色環保:原產地蛟河天崗產業園通過國家級綠色礦山認證,實現礦渣 100% 循環利用,水資源回用率達 98%。
應用廣泛:從天安門廣場到香港機場,從成都地鐵到烏魯木齊交通中心,吉林白麻已服務于全國 300 + 地標項目,出口覆蓋 50 余國。
三、產業背景:東北亞石都的崛起之路
吉林蛟河天崗鎮,這個被譽為 “關東石材第一鄉” 的產業集群,正以吉林白麻為核心打造全產業鏈生態:
資源稟賦:探明飾面花崗巖儲量 47 億立方米,占東北地區 60% 市場份額,年產荒料超 500 萬立方米。
綠色轉型:累計投入 5000 萬元實施礦山復綠,植樹 16.1 萬棵,建成國家級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基地,實現 “礦山變青山”。
產業升級:引入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 “數字孿生” 生產,產品加工精度達毫米級,智能化改造使企業運營成本降低 10%。
品牌影響力:連續多年亮相水頭石博會等國際展會,與波蘭、斯洛伐克等新市場達成合作,2023 年一季度出口額突破 2 億元。
四、標桿案例:從國內到國際的品質印證
吉林白麻的卓越性能在多個頂級工程中得到驗證:
交通樞紐:成都天府機場、青島膠東機場、海口美蘭機場等 20 余座機場地面鋪裝均采用吉林白麻,單項目用量超 5 萬平米。
軌道交通:上海地鐵、南京地鐵、長春地鐵等 30 余條線路站臺墻面,憑借其抗污耐磨特性,日均承載超百萬客流。
公共建筑:人民大會堂外墻修繕、西安奧體中心地面鋪裝,其細膩質感與莊重氣質完美契合場館定位。
國際市場:韓國仁川港碼頭、俄羅斯圣彼得堡商業綜合體等海外項目,充分展現中國石材的國際競爭力。
五、未來趨勢:吉林白麻引領行業變革
隨著 “雙碳” 目標推進和基建升級,吉林白麻正推動石材行業向三大方向發展:
綠色制造深化:原產地蛟河計劃 2025 年前實現全產業鏈碳足跡可追溯,礦山光伏發電覆蓋率達 30%。
最后來看一看吉林白麻長啥樣
吉林白麻磨光面
吉林白麻荔枝面
吉林白麻火燒面
智能化生產普及:5G 智能大切機、AI 視覺檢測系統成為標配,加工效率提升 30%,人工成本降低 50%。
高端應用拓展:超薄石材(3mm)、3D 雕刻構件等創新產品研發加速,預計 2025 年深加工產品占比超 40%。
從太原武宿機場到全球地標,吉林白麻正以 “東北亞石都” 為起點,用品質和創新書寫中國石材的崛起篇章。當傳統石材遇上現代科技,這片源自長白山余脈的灰白色花崗巖,正在重新定義世界對中國建筑材料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