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連發的 8 篇文章揭示了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的戰略方向,其核心邏輯圍繞 “綠色轉型、科技創新、開放合作” 展開。這與石材行業的發展息息相關,具體可從以下六個維度解析:
一、綠色轉型:政策倒逼產業升級
環保標準升級2025 年 11 月 1 日實施的《裝飾石材露天礦山技術規范》新國標,要求礦山開采必須配備安全監控系統、數字化管理平臺,并優化采礦工藝(如淘汰黑火藥爆裂法)。例如,廣西賀州通過技術創新將石材廢料利用率從不足 30% 提升至 95%,荒料廢料價格從倒貼 5 元 / 噸變為售價 120 元 / 噸,年產值超 350 億元。這意味著傳統粗放式開采模式將被淘汰,企業需投資環保設備(如封閉式粉塵處理系統、廢水循環利用裝置)以符合新標。
綠色建材認證紅利綠色建材認證已成為工程招標的硬性門檻。例如,福建南安某石材企業通過綠色認證后,工程訂單量增長 40%,產品溢價達 15%綠色建材認證。認證流程包括提交檢測報告、現場審核等環節,通過后可進入 “綠色建材采信數據庫”,享受政府采購優先、稅收減免等政策支持綠色建材認證。企業需重點關注《綠色產品評價 石材》國家標準中的資源屬性(單位產品新鮮水用量≤0.3m3/㎡)、環境屬性(廠界顆粒物濃度≤1.0mg/m3)等指標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二、科技創新:智能化重塑產業格局
智能制造降本增效數控雕刻機、多線切割機等智能設備正在替代傳統人工。例如,新疆新鋁石業引進數控雕刻機后,單臺設備產能相當于 5 名工人,產品精度提升至 0.1mm,外貿訂單增長 200%,銷售額從 8000 萬元躍升至 1.5 億元。南安水頭通過 “賽馬制” 攻關,將石材出材率從 77% 提升至 87%,年石粉排放量減少 300 萬噸,金剛線切割設備出口量突破 116 臺。
數字化全鏈條管理綠色智慧礦山成為行業標桿。海南定安大嶺花崗巖礦通過 “源網荷儲” 一體化技術,部署 3.5MW 分布式光伏、500W 景觀風機和 0.6MW 儲能系統,可再生能源占比超 30%,年減少碳排放 3260 噸。同時,智能庫存系統(三維激光掃描 + 數字孿生)實現盤庫準確率 98%,裝車效率提升 300%。
三、開放合作:“一帶一路” 打開國際市場
跨境物流通道暢通廈門港 “絲路海運” 石材航線累計運量突破 800 萬噸,連接印度、中東等 130 多個國家和地區。石材原料從印度卡基納達港到廈門港僅需 7 天,清關后 4 小時內即可送達泉州加工基地,成品通過中歐班列遠銷歐洲。例如,泉州某企業通過該航線承接沙特紅海新城項目,單筆訂單超 2 億元。
國際標準話語權提升南安牽頭制定全球首個《石材機械 多線切割機》團體標準,設備出口價提高 15%,德國、意大利訂單激增。同時,石材企業需關注目標市場的環保認證(如歐盟 CE 認證、美國 ASTM 標準),例如中東項目普遍要求石材放射性核素限量≤1.0Bq/kg。
四、內需驅動:基建與消費雙輪拉動
重大項目需求釋放2025 年全國重大工程項目總投資達 57.5 萬億元,其中新型城鎮化、城市更新、綠色能源基建(如風電基座、光伏支架)將直接帶動石材需求。例如,廣東某企業承接深圳前海金融區幕墻項目,使用高端花崗巖板材超 10 萬平方米,單價達 2800 元 /㎡。此外,保障性住房建設對經濟型石材(如人造崗石)需求旺盛,成本較天然石材低 30%。
消費升級催生新場景家裝市場對個性化、高端化石材需求增長。南安水頭 “白石熱潮” 中,魚肚白、雪花白等高端品種價格突破 1 萬元 /㎡,家裝訂單占比從不足 10% 提升至 50%。企業可通過 “石材 + 設計” 模式(如定制背景墻、藝術雕塑)提升附加值,某品牌推出的納米抗菌石材衛浴產品溢價達 50%。
五、政策支持:稅收與補貼雙重利好
稅收減免降低成本貴州平塘某石材企業通過購置環保設備,享受企業所得稅減免 145.9 萬元,設備折舊抵扣 730 萬元,將省下來的資金用于研發可降解石材復合材料。此外,臨時耕占稅退稅政策(復綠驗收合格后退還)為企業提供了額外現金流,平塘縣石材企業累計退稅 72 萬元。
專項補貼鼓勵創新南安對購買金剛線切割設備的企業給予 15% 補貼(規上企業額外 5%),單臺設備最高補貼 12 萬元,已推動 449 臺設備落地。廣西賀州對綠色礦山建設給予最高 500 萬元獎勵,某企業因此獲得資金升級數字化管理系統。
六、風險與應對策略
成本壓力天然石材荒料價格受國際市場波動影響較大(如印度大理石荒料價格 2025 年上漲 25%),企業可通過與礦山簽訂長期供應協議、開發人造石材(如崗石、石英石)對沖風險。例如,福建某企業人造石材產能占比達 40%,有效緩解了天然石材漲價壓力。
技術壁壘綠色建材認證、智能設備操作對企業技術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建議與高校(如華僑大學南安智能制造研究院)合作開展技術攻關,某企業通過聯合研發將金剛石線鋸切割速度提升 3 倍,能耗降低 8%。
未來五年財富密碼
產品結構優化重點發展高附加值產品:
區域市場布局
商業模式創新
結語
石材行業正站在 “綠色轉型、智能升級、開放合作” 的十字路口。人民日報的 8 篇文章不僅揭示了國家戰略方向,更通過具體案例(如賀州、南安)給出了實操路徑。企業需抓住政策紅利期,加快技術改造與市場拓展,在結構性洗牌中從 “石材供應商” 轉型為 “綠色建筑解決方案提供商”。正如文章所言:“相信中國就是相信明天,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而讀懂政策、擁抱變化,正是把握未來五年財富密碼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