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南安市水頭鎮,是國內乃至東南亞最大的石材生成和出口基地,又稱“中國石材城”。南安各類石材企業達1500家,年產值超過300億元,石材加工產量及進出口額占全國的60%。不過,據南安外經貿局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南安石材出口額17397萬美元,同比下降9.14%,是繼2012年后連續第二年下降。
微利加上庫存高企成為眼下南安石材行業面臨的一個現狀。
“幾乎每家石材企業都有庫存,這些庫存和服裝零售庫存不同,一旦成為庫存,就會一直積壓,無法靠打折銷售,賣不出去就是一堆石頭。當利潤低于5%時,問題就會凸顯。”南安石材協會副會長劉良如是表示。據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為了回籠資金,不少企業都將利潤壓縮出貨,有的企業利潤甚至低于3%。
外貿出口大幅下滑/
水頭鎮人“石二代”陳耀東受命接管家族生意。整整3個月,他雇傭了30名暑期工對南安水頭鎮的石材做了一個“摸底”調查。根據他了解到的情況,截至去年3月,整個水頭鎮 (不包括官橋和石井鎮)的石材生產貿易企業共計974家。這些企業中,絕大部分都只是銷售1~2個品種的小廠貿易商,銷售的石材價格都集中在159元~500元/平方米中檔區間。
據陳耀東估算,水頭的石材品種超過1000種。然而,在上千個品種中,超過5家以上在銷售且流通超過5年的品種僅為159種。
“我們公司經營的石材約500~600種,但是每年都在不斷地開發新品種,更換率達到20%。”劉良經營的英良石材在業界是有口皆碑,但庫存問題依然存在。
盡管整個行業利潤下降,但一些規模石材企業依然能夠保持15%~20%的利潤率。不過,根據陳耀東的摸底調查,水頭鎮不少石企的庫存都在30%以上。
近兩年,南安石材企業的出口訂單普遍下滑,而荒料石進口量卻沒有減少。
據南安外經局統計,2013年1~5月,福建南安石材出口額為7260萬美元,同比下降19.06%;石材荒料進口額為18924萬美元,同比增長24.30%。
近年來,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福建石材礦山的退出、人力成本和運輸成本的上升等因素的影響,石材貿易成本大幅上升。據業內人士透露,2008年之前,石材貿易的毛利率可達到50%以上,如今較好的企業還能夠維持15%~20%的利潤率,小企業出口利潤能夠達到10%就算不錯。
據悉,康利石材2013年上半年在南安的出口額下降了60%。成本、價格的上漲使得一向以物美價廉著稱的水頭石材被一些國外采購商拒絕。
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一些上規模的品牌石材企業開始調整內外貿比例,由最初的7(外):3(內)到后來的5:5,一些企業的內外貿比例甚至已經調整至3(外):7(內)。
南安外經貿局有關負責人認為,石材外貿出現負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受國際國內經濟調整影響。首先是石材企業用地用工成本增加,為節省成本,企業遷移到中西部地區;其次是企業 走出去 利用當地資源加工生產的過程中,部分國家采取資源控制,要求石材荒料出口必須在當地初加工,導致了石企直接在當地完成出口,減少了國內的出口量。
微利加上庫存高企成為眼下南安石材行業面臨的一個現狀。
“幾乎每家石材企業都有庫存,這些庫存和服裝零售庫存不同,一旦成為庫存,就會一直積壓,無法靠打折銷售,賣不出去就是一堆石頭。當利潤低于5%時,問題就會凸顯。”南安石材協會副會長劉良如是表示。據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為了回籠資金,不少企業都將利潤壓縮出貨,有的企業利潤甚至低于3%。
外貿出口大幅下滑/
水頭鎮人“石二代”陳耀東受命接管家族生意。整整3個月,他雇傭了30名暑期工對南安水頭鎮的石材做了一個“摸底”調查。根據他了解到的情況,截至去年3月,整個水頭鎮 (不包括官橋和石井鎮)的石材生產貿易企業共計974家。這些企業中,絕大部分都只是銷售1~2個品種的小廠貿易商,銷售的石材價格都集中在159元~500元/平方米中檔區間。
據陳耀東估算,水頭的石材品種超過1000種。然而,在上千個品種中,超過5家以上在銷售且流通超過5年的品種僅為159種。
“我們公司經營的石材約500~600種,但是每年都在不斷地開發新品種,更換率達到20%。”劉良經營的英良石材在業界是有口皆碑,但庫存問題依然存在。
盡管整個行業利潤下降,但一些規模石材企業依然能夠保持15%~20%的利潤率。不過,根據陳耀東的摸底調查,水頭鎮不少石企的庫存都在30%以上。
近兩年,南安石材企業的出口訂單普遍下滑,而荒料石進口量卻沒有減少。
據南安外經局統計,2013年1~5月,福建南安石材出口額為7260萬美元,同比下降19.06%;石材荒料進口額為18924萬美元,同比增長24.30%。
近年來,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福建石材礦山的退出、人力成本和運輸成本的上升等因素的影響,石材貿易成本大幅上升。據業內人士透露,2008年之前,石材貿易的毛利率可達到50%以上,如今較好的企業還能夠維持15%~20%的利潤率,小企業出口利潤能夠達到10%就算不錯。
據悉,康利石材2013年上半年在南安的出口額下降了60%。成本、價格的上漲使得一向以物美價廉著稱的水頭石材被一些國外采購商拒絕。
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一些上規模的品牌石材企業開始調整內外貿比例,由最初的7(外):3(內)到后來的5:5,一些企業的內外貿比例甚至已經調整至3(外):7(內)。
南安外經貿局有關負責人認為,石材外貿出現負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受國際國內經濟調整影響。首先是石材企業用地用工成本增加,為節省成本,企業遷移到中西部地區;其次是企業 走出去 利用當地資源加工生產的過程中,部分國家采取資源控制,要求石材荒料出口必須在當地初加工,導致了石企直接在當地完成出口,減少了國內的出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