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場面宏大的石材開采現場

加工車間一角

保山大理石成品之一
走進億石達石材有限公司即將入駐的保山市水長工業園區蒲縹石材加工規劃區新址項目建設現場,一片繁忙的景象映入眼簾。在這里,一座座新建的標準廠房拔地而起,一道道新支砌的擋土墻猶如巨人,挖掘機、推土機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工程車來回穿梭,工人們緊張有序的工作著,有的在平整廠房地面,有的在支砌排水溝,有的在扎鋼筋……這只是我市水長工業園區石材產業園項目工程建設施工現場一角。據億石達石材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億石達石材有限公司的前身就是現在的保山華裕石材有限公司,他們是奔保山米黃、松香玉、珊瑚紅、怒江紅、火山石等特色石材而來的。除這家公司之外,還有海南濱海實業(集團)、云南力元祥石業有限公司、云南雙菱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等9戶石材企業進駐即將建成的保山石材產業園,共同做大做強保山石材產業。
撩開“保山米黃”的神秘面紗
石材產業是一個既古老又新興的可持續發展產業,具有低能耗、低排放、高就業、高附加值、高稅收等特點。云南地處歐亞板塊與印度板塊的復雜拼合帶。復雜的地質活動為我省石材資源的形成創造了優越的成礦地質條件,構成了石材資源種類齊全、品種繁多、資源豐富、分布廣泛的特點。我市處于滇西Ⅰ級成礦區,石材礦產資源豐富,特別是大理石、火山巖、板巖等石材資源,不但儲量大,而且品質優、花色多。其中,大理石主要分布在隆陽區和施甸縣,儲量約260億立方米;火山巖資源主要分布在騰沖縣,儲量大約200億立方米;板巖主要分布在昌寧縣,儲量約10億立方米。現已探明和開發的大理石品種已超過60種,以施甸米黃、西邑米黃、楊柳米黃最具代表性。
我市地處昆明—保山—瑞麗—緬甸晈漂和昆明—保山—緬甸密支那—印度加爾各答兩條經濟走廊結合部;杭瑞高速穿境而過,大瑞鐵路已開工建設; “保山米黃”大理石聞名中外;云南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石產業的意見》,市政府出臺了《關于保山市水長工業園區石材產業園建設有關問題的意見》等自然、交通、品牌、政策發展優勢。現有石材荒料開采企業29戶,從業人員約700人,其中大理石企業有24戶,隆陽區19戶,施甸縣5戶;火山石企業5戶,主要集中在騰沖縣。正在申報大理石荒料開采的企業有9戶。全市大理石加工企業有13戶,從業人員約400人,2012年生產大理石板材約13萬平方米,實現產值約8000萬元。大理石、火山石產品貿易工商戶1000多戶,從業人員7000余人,具備一定的基礎和優勢,但資源優勢尚未轉化為產業和經濟優勢,還存在產業布局混亂、市場定位不明、思路不清、政策缺位、資金缺乏等問題。產業業態還處于大資源、小產業、低層次、少收入狀況,同時,這也正是保山石材產業的廣闊發展潛力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