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頭鎮,位于南安市南部沿海,與廈門經濟特區接壤,有泉州“南大門”之稱。地理位置優越,境內公路鐵路機場碼頭發達,自從199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光英欣然為“中國•水頭閩南建材第一市場”題字———中國石材城起,石材產業就在水頭鎮鑄就了它不可動搖的支柱產業地位,為未來水頭鎮經濟的發展撐起了一片藍天,并促使水頭鎮在日后逐步形成以石材為龍頭,成為輻射全國、影響亞太,的國際建材的人、財、物、信息流重要集散地。

首先看看水頭產業的規模:這里匯集了700多家(其中包括康利、東升、溪石等知名石材企業)石材企業,年產石板材1億多平方米,工藝石材5000萬才,占據全國石材產量的40%以上。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石材物流中心及最大的石材進出口基地,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石材批發市場。年交易額30億元,是我國最大的"建材超市"、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管理規范化程度最高的石材批發市場。2005年,該市場躋身首批全國"五星級建材市場"行列。
那么這樣大的規模下,有哪些特點呢?哪些地方還可以提升呢?
1、這里廠家的分布基本是有規律的,主要有幾大建材市場(閩南第一建材市場、澳盛建材市場、中閩市場、華輝大板市場、寶榮、東升大板市場 高時物流 寶榮大板超市 立信大板市場 中閩大板市場 東升荒料場 石材超市 華輝大板市場 順輝大板市場 東星大板市場 奧盛市場 澳盛大板市場 溪石大板市場),成村落條狀分布。但是這些廠商多以生產批發板材為主,以一些中小企業為主,所以大部分的廠家設備都比較簡單,只是簡單的圓盤踞和手扶磨機,工具的落后,導致生產的效率并不高。
2、隨著產業的多年發展,這里的市場分工已經很細化,各個環節都有專業的交加工隊伍,極大的提高了成本。再加上外在優惠的政府政策以及人民的勤勞樸實,目前水頭在石材方面都超過了云浮,稱為國內的第一品牌。
3、但是激烈的競爭,也造成廠商之間競相壓價,價格競爭激烈,還有大廠家的強勢壓力。另外,由于水頭分工細,有專業的加工隊伍,使得廠商們固守現狀,不想添加設備,或擴大廠房,從而限制了自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