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5年間,巴西將數百種全新切割石材產品引入市場。事實上,巴西在這短短時間內所推出的新產品遠比歐洲國家在過去200年里的總和還要多。新推出的產品中絕大多數是花崗巖和石英巖。切割石材業內所說的花崗巖包括各種地質條件下的硅質巖;相反的,所謂的石英巖,包括各類以石英為主要成分的巖石:尤其是燧石巖、碧玉鐵質巖、變質礫巖,當然也包括完全的石英巖甚至含鐵建造(鐵礦石)。
機械及金剛石工具的使用優化了具有高度研磨性的石英巖的實際應用。例如,多線切割機使石板切片能以更短的時間和更低的成本實現;同樣,金剛石工具在石板拋光上的表現也十分令人滿意。
依據石塊的不同厚度,使用常規鋼鋸切割石板可能需要20至30天,更換3至4次鋸片。同樣的工作若由金剛石多線切割機來完成,則只需要40個小時,且切割出的石板質量極高。金剛石多線切割機還被成功地應用于在采石過程中的石塊分離。
鐵巖的吸水率極低,約為0.05%(該數值僅供參考)。樹脂在拋光過程中的應用僅限于表面均質化及微裂紋和小面積缺陷的調整。
其它可供參考的技術參數顯示,鐵巖具有較高的抗彎曲、抗壓縮及抗磨損性能。依據ASTM-C880彎曲強度試驗測定的抗壓強度為22 Mpa;依據ASTM-C99斷裂模量試驗的結果為30 Mpa;依據ASTM C170壓縮強度測定方法的結果為291 Mpa。
從地質學的角度來說,這些主要由石英組成的巖石通常是沉積形成的,且其形成與變質作用和砂巖/石英的重結晶密切相關。真正的石英巖通常是粒狀變結構,這種結構使人們能夠鑒別水晶。燧石巖、硅質巖、碧玉鐵質巖及鐵巖的形成通常表現為硅或原有沉淀物硅化后的化學沉淀。因此,其結構從形成規律判斷,是隱晶質。 一些含鐵石英巖據其色澤被冠以鐵紅、巖漿紅、金屬紅、銀紅等名字,實際上,這些帶狀的含鐵建造在巴西長期以來被當做普通鐵礦石進行開采。這些帶狀含鐵建造大約形成于20至30億年前的地質層,且密集分布于巴西的米納斯吉拉斯州(又名“鐵四角”)
這些巖石的特點是二氧化硅(隱晶質石英)與氧化鐵(赤鐵礦和磁鐵礦)的相間分布,因而礦床具有復雜的褶皺,厚度一般介于0.5-1厘米之間。礦石之所以呈現紅棕色及黑灰色的顏色與金屬光澤,是由于巖石中含有30-60%的氧化鐵。
米納斯吉拉斯州的Quadrilátero Ferrífero
鐵礦,主要由帶狀含鐵建造、致密狀赤鐵礦及易碎的赤鐵礦組成。米納斯吉拉斯州以及帕拉州的鐵礦石儲量總計約為600億噸,其中含鐵建造的含量至少有25%。由此我們發現,鐵巖并不是什么稀有的自然資源,但由于其質地堅硬、研磨性高,對于石塊分離和石板切割的機械化程度和技術含量要求較高。開采的礦石容易斷裂,因而很難獲得尺寸令人滿意的整石。
盡管開采與加工如此艱難,這些工作都是值得的。因為拋光后的鐵巖石板具有無與倫比的美感,好似一件藝術品。鐵巖在各個重要的國際石材業展會上都是展示的亮點,總能引起公眾的關注與好奇,并吸引潛在最終用戶將其應用于室內。
現在市面上的鐵巖在美感上的差異主要體現在變形的程度以及其所呈現的或黑灰或紅棕的色澤。
值得一提的是,鐵巖所呈現的紅色并不是由于氣候的影響做造成的,而是因為巖石中含有紅色的氧化鐵。赤鐵礦和磁鐵礦(鐵的氧化物)與黃鐵礦(FeS2)的性質很不同,后者是不穩定的硫化鐵,或多或少會發生氧化并產生色斑。
被命名為鐵紅的材料的特點在于突出的帶狀條紋以及蓋過灰色的濃重紅色。也有一些品種的鐵紅強調紅色主色調中的深灰色陰影。
被稱作銀紅的材料強調石材的銀灰色金屬光澤及褶皺的角礫巖結構。提供這一材料品種的廠商說這種石材開采于位于貝洛奧里藏特市以南約100公里的Itatiaiuçu 縣,這一區域也屬于米納斯吉拉斯州的Quadrilátero Ferrífero鐵礦。
如果我們將巴西的粗粒狀花崗巖即結晶花崗巖看成風情特異的材料,那么鐵巖絕對可以算得上風情卓越的材料了。
除了表面拋光技術,仿古技術也被成功地運用到鐵巖的表面處理中。這種新處理能夠突出石材的自然帶狀紋理以及色彩的對比,并能形成有趣的自然圖案。
鐵巖的供應商們已經預見到了這種材料將被廣泛地應用于地板、大門、壁爐架、長椅以及料理臺、陽臺等的制作。目前為止,只有極少數關于使用鐵巖導致健康受損的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