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到晚窗戶也不敢開,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香。”近日,家住蘭溪市丹溪大道1029-1053號居民周先生等10多戶居民來信反映,原輝騰建材市場內幾戶石材加工作坊日夜加工石材,產生的噪音、粉塵和污水嚴重擾亂了他們的正常生活,希望有關部門加大執法力度,督促石材加工作坊停止擾民。
12月10日,記者來到原輝騰建材市場。幾個石材加工作坊位于市場內的幾間鋼架大棚內,其中三家作坊與丹溪大道1029-1053號住宅樓只有一路之隔。這幾間鋼架大棚外面安裝著卷閘門,但石材加工作坊工作時,卷閘門大都開著,工人切割、加工石材的聲音十分刺耳。記者走進一家石材加工作坊內,只見里面橫七豎八堆滿石材,地上污水橫淌,切割時揚起的粉塵四處彌漫(見下圖)。
居民周先生帶記者來到他家,他摸了摸窗臺、樓梯扶手,手上出現厚厚一層粉塵。周先生說,石材加工作坊早上7點開工,晚上最遲干到9點,切割、打磨石材時,卷閘門也不關,噪音、粉塵和污水嚴重影響了周圍住戶的正常生活。
據介紹,原輝騰建材市場三年前就倒閉了,市場目前處于無人管理狀態。記者看到,市場內經營建材的店鋪大都搬走了,除了一兩家經營衛浴、瓷磚的經營戶外,只有這幾家石材加工作坊沒搬,生意照做。
記者了解到,丹溪大道1029-1053號住宅樓的住戶都是蘭江街道大路口村村民,之前的房屋位于丹溪大道路邊。2013年7月,丹溪大道拓寬改造,這些村民的房屋被拆除,往后騰退10多米,在此位置新建的拆遷安置住宅于去年10月交付使用。周先生說,房屋拆遷之前,原輝騰建材市場內的石材加工作坊就已經存在,由于噪音、粉塵、污水擾民,村民與石材加工作坊紛爭不斷。拆遷安置后的住宅樓離石材加工作坊距離更近,村民苦不堪言。
村民杜大媽告訴記者,石材加工作坊的工人都是操外地口音的外地人,與他們難以溝通交流,不管問什么話他們一概不回答,只是埋頭干活,因此一直以來也不知道老板是誰。
記者從蘭溪市人民法院的一份拍賣公告上了解到,去年10月,位于蘭溪市蘭江街道大路口村的蘭溪市輝騰建材有限公司商業房地產曾被公開拍賣,市場總建筑面積13772.12平方米(其中有證建筑面積12078.87平方米,無證建筑面積1693.25平方米),土地使用權面積20384平方米,土地使用權記載用途為商業服務業,以出讓方式取得,終止日期為2043年9月13日。不過,幾經周折,記者也未能獲悉該地塊受拍的新主人是誰。
記者將原輝騰建材市場石材加工點擾民問題舉報至蘭溪市環境保護局執法大隊。該局執法人員立即趕赴現場進行調查處理。
據執法人員介紹,市場內原有石材加工點13處,業主11人。在此之前,環保執法人員已多次前往現場,要求石材加工點規范操作,對切割廢水進行回用,不得外流。目前這些加工點已按環保要求建廢水沉淀回收利用池,對廢水進行回收利用。
當天,蘭溪市環保局執法人員同時聯系了蘭溪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和蘭溪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開發區中隊,對原輝騰建材違法建筑情況進行調查,查清6名業主有7處簡易棚加工點系違法建筑(目前已拆除),市場西側3處鋼架大棚是否屬違法建筑還在調查核實中。
12月11日,蘭溪市環保局執法人員向記者反饋,丹溪大道一側標準廠房內3戶石材加工點已關閉卷閘門,做好隔音、防塵工作;另3處標準廠房內的石材加工點,該局已于當天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要求加工戶3日內完成對靠丹溪大道一側卷閘門磚砌封閉,達到隔音、防塵要求,同時責令這3戶加工戶調整工作時間,減少夜間加工,確保噪聲達標排放。整改結束后,他們還將進行事后督查,若查出超標問題將對加工戶進行嚴肅查處。
12月10日,記者來到原輝騰建材市場。幾個石材加工作坊位于市場內的幾間鋼架大棚內,其中三家作坊與丹溪大道1029-1053號住宅樓只有一路之隔。這幾間鋼架大棚外面安裝著卷閘門,但石材加工作坊工作時,卷閘門大都開著,工人切割、加工石材的聲音十分刺耳。記者走進一家石材加工作坊內,只見里面橫七豎八堆滿石材,地上污水橫淌,切割時揚起的粉塵四處彌漫(見下圖)。
居民周先生帶記者來到他家,他摸了摸窗臺、樓梯扶手,手上出現厚厚一層粉塵。周先生說,石材加工作坊早上7點開工,晚上最遲干到9點,切割、打磨石材時,卷閘門也不關,噪音、粉塵和污水嚴重影響了周圍住戶的正常生活。
據介紹,原輝騰建材市場三年前就倒閉了,市場目前處于無人管理狀態。記者看到,市場內經營建材的店鋪大都搬走了,除了一兩家經營衛浴、瓷磚的經營戶外,只有這幾家石材加工作坊沒搬,生意照做。
記者了解到,丹溪大道1029-1053號住宅樓的住戶都是蘭江街道大路口村村民,之前的房屋位于丹溪大道路邊。2013年7月,丹溪大道拓寬改造,這些村民的房屋被拆除,往后騰退10多米,在此位置新建的拆遷安置住宅于去年10月交付使用。周先生說,房屋拆遷之前,原輝騰建材市場內的石材加工作坊就已經存在,由于噪音、粉塵、污水擾民,村民與石材加工作坊紛爭不斷。拆遷安置后的住宅樓離石材加工作坊距離更近,村民苦不堪言。
村民杜大媽告訴記者,石材加工作坊的工人都是操外地口音的外地人,與他們難以溝通交流,不管問什么話他們一概不回答,只是埋頭干活,因此一直以來也不知道老板是誰。
記者從蘭溪市人民法院的一份拍賣公告上了解到,去年10月,位于蘭溪市蘭江街道大路口村的蘭溪市輝騰建材有限公司商業房地產曾被公開拍賣,市場總建筑面積13772.12平方米(其中有證建筑面積12078.87平方米,無證建筑面積1693.25平方米),土地使用權面積20384平方米,土地使用權記載用途為商業服務業,以出讓方式取得,終止日期為2043年9月13日。不過,幾經周折,記者也未能獲悉該地塊受拍的新主人是誰。
記者將原輝騰建材市場石材加工點擾民問題舉報至蘭溪市環境保護局執法大隊。該局執法人員立即趕赴現場進行調查處理。
據執法人員介紹,市場內原有石材加工點13處,業主11人。在此之前,環保執法人員已多次前往現場,要求石材加工點規范操作,對切割廢水進行回用,不得外流。目前這些加工點已按環保要求建廢水沉淀回收利用池,對廢水進行回收利用。
當天,蘭溪市環保局執法人員同時聯系了蘭溪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和蘭溪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開發區中隊,對原輝騰建材違法建筑情況進行調查,查清6名業主有7處簡易棚加工點系違法建筑(目前已拆除),市場西側3處鋼架大棚是否屬違法建筑還在調查核實中。
12月11日,蘭溪市環保局執法人員向記者反饋,丹溪大道一側標準廠房內3戶石材加工點已關閉卷閘門,做好隔音、防塵工作;另3處標準廠房內的石材加工點,該局已于當天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要求加工戶3日內完成對靠丹溪大道一側卷閘門磚砌封閉,達到隔音、防塵要求,同時責令這3戶加工戶調整工作時間,減少夜間加工,確保噪聲達標排放。整改結束后,他們還將進行事后督查,若查出超標問題將對加工戶進行嚴肅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