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然石材的實例應用
1、日本青年建筑師隈巖吾(KengoKuma)在其一系列的作品中,不斷嘗試對于木材、紙、竹子、石材甚至塑料的創新運用,通過對這些并不多見的技術的不斷實驗和嘗試,建筑師成功地塑造了其在建筑材料使用上的國際聲譽,技術服務于藝術并且表達著藝術。在其石材美術館作品中,通過和白井石材這一石材業主的溝通,得知了石材可以比較輕松地加工成格柵,建筑最后采用組長1500 mm,截面是40 mm×150 mm的蘆野石做格柵,并通過間距1500mm的帶鋸齒形溝槽的石柱固定,形成了獨特的外墻肌理和遮陽效果.而且,該建筑還采用了厚度僅6 mm的透光大理石,產生了獨特的光影和空間效果。
2、在瑞士St pius(1996)教堂設計中,建筑師Franz Fueg就嘗試著用透明石材創造教堂內部神秘的空間效果,教堂外墻由灰色的尺寸1. 5 m和1 m,厚度是28 mm的大理石板構成,板材自身由鋼柱支撐,光線可以穿過大理石落到室內,形成朦朧而又有石材紋理的特殊光影效果,同時反映著四季和周邊景色的不斷變化。
3、建筑師倫佐 皮亞諾和工程師彼得?懷斯合作設計的意大利教士朝圣教堂(Padre Pio Pilgrim-age),利用了當地的石材并采用了后張承重這一石材運用的新技術,形成了45m跨度的石拱結構,創造了石材跨度的歷史之最.而整個建造過程也是石材開采、工廠加工、施工過程一系列的高新技術的運用成果,將石材的性能發揮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