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材料 路面類型及運用范圍
瀝青
瀝青路面(車道、人行道、停車場等)
透水性瀝青路面(人行道、停車場等)
彩色瀝青路面(人行道、廣場)
混凝土
混凝土路面(車道、人行道、停車場、廣場等)
水洗小礫石路面(園路、人行道、廣場等)
卵石鋪砌路面(園路、人行道、廣場等)
混凝土板路面(人行道等)
彩板路面(人行道、廣場等)
水磨平板路面(人行道、廣場等)
仿石混凝土預制板路面(人行道、廣場等)
混凝土平板瓷磚鋪面路面(人行道、廣場等)
嵌鎖形砌塊路面(干道、人行道、廣場等)
磚
普通粘土磚路面(人行道、廣場等)
磚砌塊路面(人行道、廣場等)
花磚
釉面磚路面(人行道、廣場等)
陶瓷錦磚路面(人行道、廣場等)
透水性花磚路面(人行道、廣場等)
天然石
小料石路面(骰石路面)(人行道、廣場、池畔等)
鋪石路面(人行道、廣場等)
天然石砌路面(人行道、廣場等)
砂礫
現澆環氧瀝青塑料路面(人行道、廣場等)
砂石鋪面(步行道、廣場等)
碎石路面(停車場等)
石灰巖粉路面(公園廣場等)
砂土
砂土路面(園路等)
土
粘土路面(公園廣場等)
改善土路面(園路、公園廣場等)
木
木磚路面(園路、游樂場等)
木地板路面(園路、露臺等)
木屑路面(園路等)
草皮
透水性草皮路面(停車場、廣場等)
合成樹脂
人工草皮路面(露臺、屋頂廣場等)
彈性橡膠路面(露臺、屋頂廣場、過街天橋等)
合成樹脂路面(體育用)
鋪地設計要素
鋪地作為空間界面的一個方面而存在著,像室內設計時必然要把地板設計作為整個設計方案中的一部分統一考慮一樣,居住區道路鋪地,由于它自始至終地伴隨著居民,影響著居住區環境空間的景觀效果,成為整個空間畫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園路是園景重要的一部分。
1. 鋪地質感
(1) 質感調和
居住區道路鋪地質感與環境和距離有著密切的關系。鋪裝的好壞,不只是看材料的好壞,而是決定于它是否與環境相諧調。在材料的選擇上,要特別注意與建筑物的調和。
質感調和的方法,要考慮同一調和、相似調和及對比調和。如地面上用地被植物,石子、砂子、混凝土鋪裝時,使用同一材料的比使用多種材料容易達到整潔和統一,在質感上也容易調和。而混凝土與碎大理石、鵝卵石等組成大塊整齊的地紋,由于質感紋樣的相似統一,易形成調和的美感。
選用質感對比的方法鋪地,也是提高質感美的有效方法。例如:在草坪中點綴步石,石的堅硬、強壯的質感和草坪柔軟、光澤的質感相對比。因此在鋪裝時,強調同質性和補救單調性小面積的鋪裝,必須在同質性上統一。如同質性強,過于單調,在重點處可用有中間性效果的素材。
(2) 質感與空間
外部空間中的尺度模數,要比室內空間擴大10倍才合適。因此,質感也會因粗糙、剛健而有良好的配合。大空間要粗獷些,因為粗糙的往往使人感到穩重、沉著、開朗。另外,粗糙的可以吸收光線。因此,大面積鋪裝應粗糙些好。細滑給人以輕巧、精致的感覺,重點處可以精細些。小空間尺度小、細致,給人以精美、柔和的感覺。
(3) 質感與色彩質感變化要與色彩變化均衡相稱。如果色彩變化多,則質感變化要少一些。如果色彩、紋樣均十分豐富,則材料的質感要比較簡單。步行道與周邊路緣的不同質感,對比鮮明
紅磚鋪就的庭園小徑,中間嵌入帶花紋的水泥預制板
利用不同的洗石子材料形成不同的色彩與質感
苔蘚與天然石材搭配,突出剛與柔的對比
天然花崗石,質感樸實厚重,充滿反樸歸真的情趣無縫環氧壓瀝青路面適合面積較大的空間
洗石子搭配小瓷片
洗石子路面搭配卵石圖紋,質感相似統一
洗石子路緣,片石路面
洗石子與瓷磚搭配,統一又有對比
以上和下面接著發的均摘自中國城市出版社出版的《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與營建》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