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浮市云城區牧羊路住了十幾年的陳伯發現,最近周邊的一切都在悄悄發生變化:以前馬路兩旁林立的石材廠逐漸搬走了、轟轟駛過的運石車少了、飛揚的灰塵也少了;曾經隨處可見的“牛奶河”慢慢變清,漂亮的東方時代廣場建了起來……
“牧羊路所見的,正是云浮石材發展近年呈現出的可喜變化。”云浮市委書記黃強說,作為全國三大石材基地之一,云浮近年來著力破解石材等傳統產業“大而不強”的發展瓶頸,通過建設石材產業園、石材電子商務、推進科技創新、組建石材研究院以及開展石材企業信用等級評定等多項措施,推動云浮石材企業進園入區,實現產業集聚和轉型升級。
據了解,目前云浮石材工業的產值為100多億元,隨著世界最大的云浮石材博覽中心的建成和石材旗艦項目中國(云浮)國際石材產業城項目的啟動,云浮石材正加快向集聚集約發展轉變,到2015年,有望形成千億元級的石材產業集群。
石材之困
城市中心區成“大工廠”
擁有400多年石材加工歷史的云城區,素有“石都”美譽,多年來石材產銷量位居全國前列。經過多年發展,云城區成為全國三大石材基地之一,在國內乃至國際市場上具有相當知名度。
“2011年云浮石材市場占有率達到內地40%以上,石材工業總產值超百億元。”云浮市云城區委書記江壯宏說。
云城區是云浮市石材產業的重鎮,集中了云浮市九成以上的石材企業,在國道324線兩旁蜿蜒形成了“百里石材走廊”。
“石材企業沿交通沿線蔓延,一方面體現了云浮石材企業眾多,另一方面也表明云浮的石材產業遍地開花,亟需轉型升級。”恒通石材廠負責人李先生說,多年來,許多石材企業停留在“馬路經濟”狀態,在道路邊既生產又銷售,發展空間狹小,導致云浮的石材生產企業數量雖然眾多,規模卻不大,大部分是家庭作坊式加工生產。據云城區的統計,去年,區內3800多家石材企業中,納稅超過100萬的僅有三四家。
在江壯宏看來,石材產業的這種狀況還有更為嚴重的后果:石材廠排出的廢渣占地情況越來越嚴重,長期這樣下去,云城區作為云浮市中心城區的功能將無法很好地發揮。“如果一個城市的中心區域變成一個低端石材產業的大工廠,那后果將是無法想象的”。
石材之變
“馬路經濟”入園轉型升級
在位于云城區思勞鎮的中國・云浮國際石材產業城建設工地上,筆者看到,數不清的大型機械轟隆隆地來回推山平土,工地上多個施工點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作業。據了解,北京北方投資有限公司將投資50億元,在這片昔日的荒蕪之地打造一個集石材生產、產品展示、交易、物流、展會、文化開發、產業推介為一體的“中國石材產業第一城”。該項目建成后,可容納石材企業3千家,年產值350億。建成后的云浮國際石材產業城,將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材產業基地,全球知名石材采購中心。
此外,占地面積達900畝的云城區安塘石材基地,將承接云浮城區石材企業搬遷的重任。云城區計劃將城區牧羊路和過境公路的石材企業搬遷到該基地,以騰出空間做大做優中心城區。
永光兄弟石材公司總經理陳碧開介紹,他們的企業在馬路邊,“前店后廠”一年的銷售額也就幾十萬。進入園區之后,企業的占地面積從三千多平方米擴大到2.5萬平方米,產品達20多種,銷售額達到四千多萬元。
與此同時,在治理石材加工所產生的固廢污染方面,云浮各級政府花了大量功夫。目前,由石材行業衍生的五六十家馬賽克工藝廠和三十多家人造石生產企業,可消化利用全市石材行業每年產生廢棄邊角料、廢渣總量的30%多,并構成循環產業鏈。
石材之光
打造千億級石材產業集群
位于云城區河口街的云浮國際石材博覽中心盡管仍在建設之中,但已吸引了眾多石材企業的進駐。在該中心,筆者見到,石材廠家的商鋪正在展銷琳瑯滿目的石材產品,以高檔石材產品裝飾的場館內外,處處光彩絢麗、美輪美奐……
“云浮國際石材博覽中心全面建成后,將是全國最大的石材展覽、交易中心。”江壯宏說,該中心以“展覽+交易”的模式經營,將全市、全國甚至全世界的石材品種集中到這里進行展示和交易,形成“買石頭來云浮、賣石頭也來云浮”的局面。
據了解,為了方便顧客購買石材,節約成本,云城區還引資建設了中國(云浮)石材電子商務交易中心。自交易中心成立以來,已有4200多家企業加盟,網上產品品種近7萬多個,訪問人數已超過10多萬人次。
江壯宏說,集群發展以及科技創新、營銷方式的全面轉型升級使越來越多的人對云浮打造“千億級石材產業集群”滿懷信心。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云浮石材這個具有400年加工歷史的產業,在多種力量的推動下,正沿著加快轉型升級,打造千億元石材產業集群的道路上不斷邁進。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