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 “中國·水頭石材指數”月分析,各項指標均趨穩,景氣指數穩中微降。
據“中國·水頭石材指數”信息系統監測,6月份石材景氣指數收報于96.05點,環比下調0.56點,下調約0.58%,降幅大大收窄。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37點,上升約2.53%。6月份各指標均趨穩,但訂單、經濟效益仍呈減少的趨勢,庫存不合理的情況略有增加,后市預期謹慎,行業景氣穩中微降。
景氣指數的看點
通過對產量、銷量、訂單、庫存、勞動用工、經濟效益等幾項主要指標與上月對比及對下月景氣預測等進行市場調查,對主觀判斷結果進行統計得出,6月份石材景氣指數收報于96.05點,環比下調0.56點,下調約0.58%,降幅大大收窄。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37點,上升約2.53%。6月份景氣指數穩中微降,走勢趨穩。
據調查結果顯示,本月約22.8%的樣本企業認為各項指標較上期有所增長,55.1%認為各項指標與上期持平,22.1%認為各項指標較上期下降。與上月指標相比,本月認為各項指標較上期增長的比例止跌微升,環比上升了0.2個點;認為持平的比例持續上升,上升了5.5個點;認為減少的比例有所下降,下降了5.8個點。總的來說本月景氣指標趨穩。
從本月各項指標來看,樣本企業除了認為訂單與上期持平的比例小于50%外,其他指標均超過50%,意味著50%及以上的樣本企業認為大多數指標趨穩,其中占比最大的指標為勞動用工,占比為69.6%,其次是產量、庫存,占比均是58.9%,銷量緊隨其后,占比57.1%。與5月份景氣指標比例相比,除了認為產量及庫存環比持平的比例略降外,認為其他指標環比持平的比例均繼續上升,其中上升最多是銷量,上升了18.5個點,其次是經濟效益,上升了9.7個點。除了認為庫存環比不合理的比例略升外,本月認為其他指標環比減少的比例較上月均有所下降,其中下降最多是銷量,下降了20.7個點,其次是訂單及經濟效益,均下降了10個點。
而樣本企業對下月景氣度的預測結果顯示,企業預測自身下月經營狀況及行業景氣度將持續向好的占比分別為30.4%、28.6%,該比例較5月分別下降了4.7、1.2個點;預測自身下月經營狀況及行業景氣度將持平的占比分別為50.0%、48.2%,分別上升了9.6、0.8點;預測下月企業經營狀況及行業景氣度將下降的比例則分別上升了-5.0、0.4點。
影響景氣的因素
6月份石材景氣指數環比微降,降幅大大收窄,走勢平穩,景氣水平幾乎與上月持平。調查結果顯示,本月各項指標均趨于穩定,景氣波動微小,但訂單、經濟效益仍呈減少的趨勢,庫存不合理的情況略有增加,企業信心一般,后市預期趨于謹慎。受經濟增速放緩、樓市兩極分化影響,石材市場仍處于疲軟狀態,需求釋放緩慢,企業訂單縮減。而隨著市場同質化競爭加劇,不少商家為突破銷售止步不前的困境,各出奇招,降價促銷,競相壓價,不斷壓縮僅剩不多的利潤空間。與穩定增長的生產相比,銷售則表現平平,在原本已積累不少的庫存基礎上無疑增加了庫存總量,庫存壓力隨之加大。
本月石材行業雖不大景氣,但總體走勢趨穩,降幅大大收窄,指數同比甚至有小幅上升。石材行業正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努力實現突圍。日前獲國務院批準的福州、廈門和泉州3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無疑對福建深入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貫徹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省份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自主創新,以及推動全省國家高新區新一輪的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資源型的石材產品,從開采、加工到產品運用,都離不開相應工具設備的研發及使用。而隨著石材產業的轉型升級,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在石材行業里越發明顯,這也說明石材行業正朝著良性競爭的方向發展。福廈泉高新區成功獲批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標志著處于21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的福建,將迎來重大的歷史機遇,石材行業或將增添更強勁的創新引擎。
需求方面
1、有關數據顯示,2016年1-5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新開工、銷售同比均有所上漲,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再創歷史同期新高,價格同比上漲,房地產開發商投資意愿強,樓市持續升溫。在實行購房補貼、稅收優惠、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等購房政策鼓勵下,部分三四線城市購房需求將進一步釋放。樓市回暖將使石材行業直接受益。
2、5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與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指出,2016~2018年,擬重點推進鐵路、公路、水路、機場、城市軌道交通項目303項,涉及項目總投資約4.7萬億元(其中2016年投資約2.1萬億元),以完善快速交通網、基礎交通網、城際城市交通網為重點,推動形成國內國際通道聯通、區域城鄉覆蓋廣泛、樞紐節點功能完善、一體銜接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網絡,更好發揮組合優勢和網絡效益。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將使得石材行業需求增加。
3、據權威機構預測,到2016年我國建筑裝飾行業的產值將達4.3萬億元,而且還將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建筑裝飾業的增長將帶動石材裝潢裝飾特別是石材家裝快速發展。
供給方面
在經濟新常態下,行業應深度剖析供給鏈問題、積極尋求跨界共贏。整合供給體系,創新供給模式,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讓供需雙方零距離對接,實現石材“一站式”采購。引入金融服務機構,開辟供應鏈融資新途徑;降低交易成本,建立共享、共贏、和諧的石材供給新生態。打通供給最后環節,切實提高石材應用水平,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是石材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如何開好局意義重大。石材企業應努力加快產業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以創新驅動發展,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加強抱團協作,加快開拓家裝市場,帶動行業轉型升級。
市場行情的預測
根據統計結果,本月將近20%的樣本企業預測自身下月經營狀況將下滑,約50%認為將持平。而行業景氣度預測方面,約23%認為將下滑,48%認為將與本月持平。可見企業對后市預期謹慎,預測7月石材景氣指數或將繼續趨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