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頭濱海工業區,如今已成了名副其實的“玉石帶”。很早以前,凌云玉石、新景玉石兩家玉石大企業便已坐鎮中心地段,此后帶動了大批玉石商戶入駐其間。而在層出不窮的玉石門店中,金星石業(水頭)有限公司無疑是閃亮的一家。
不僅老板顏值高,其門面顏值也頗具擔當。更令人詫異的是,這家剛成立不過3年的小企業,架子位已從最初的100多個發展到了如今的800多個,架子位3年間增加了7倍。不少同行不禁好奇,金星玉石是如何迅速發展壯大的?
【玉石也分“走量”“走款”】
“對于剛起步的小企業來說,貨品、店址、人員尤為重要。”談起企業核心競爭力,眼前這位“95后”,也就是金星玉石創始人陳秋婷甚是篤定地說。
陳秋婷是南安官橋人,在決定做石材之前,先后考察了水頭、云浮這兩個市場。她發現,水頭企業幾乎都是做大理石和花崗巖,做玉石能叫得上號的,屈指可數。而在考察云浮時,她發現,云浮玉石市場頗為成熟,玉石大板、玉石工藝品隨處可見。
在一番調查后,陳秋婷開始思量,為什么水頭有大量的天然石、復合板、人造石,唯獨玉石這一領域從業人員頗少?她得到的答案是:連賣普通大板都能讓水頭石材人賺翻了天,還有誰會去鉆研加工工藝相對麻煩的玉石?
“在對云浮、水頭兩地的玉石價格進行比較時,我們驚奇地發現,水頭一顆玉石荒料的價格可以在云浮買兩顆了。”比對以后,陳秋婷就把主營品種定了下來。
“哪怕是在云浮加工完,再運回水頭銷售,也比去賣水頭市場上的普貨好。”在確定了經營品種以后,陳秋婷開始物色門面。她說,實際上,門面位置是最為關鍵的因素。
“一個新東西,如果藏在孤獨的深巷里,沒有被人發現,也便失去其價值。”陳秋婷說,石材賣場選址和服裝店一樣,要有針對性。有些商業街是適合賣高檔貨,有些則只適合賣便宜貨。
在陳秋婷看來,玉石和服裝一樣,也是分“走量”和“走款”,前者相對低價,可以跑出比較多的件數;后者單價較高,靠較高的利潤額來賺錢。如果要跑量,就可以到人流較多但消費能力一般的地方開店;如果要走款,就必須選擇購買力較高的賣場開店。
關于人員,陳秋婷坦言,都是用了自己的親友,且年紀都與自己相當。在以年限論資歷的石材業,這么一支平均出生年齡在1993年的團隊,如何能征服身經百戰的采購商?
陳秋婷認為,年輕人有被鼓勵的優勢。她說,客戶對老練的業務員往往保持更強的抵御心理,而對青澀的業務員,往往會給予更多的鼓勵和支持。而且年輕的業務員沖勁更強,更具感染力。
【主打品還需其他“增色”品種】
2016年,金星玉石發展的第3個年頭。除了新輝順,金星在東星玉石精品館有了第二個家。
“創立金星玉石第一年,我們的門店在新輝順大板市場最邊上的位置,才100多個架子位,產品相對單一;而現在加上東星玉石精品館的架子位,共計800多個,產品十幾種。”對于公司這樣的大跨步,陳秋婷謙虛地將其歸咎于機遇。
“剛起步時,資金很有限,而且對玉石產品沒有系統的了解,僅僅是抱著嘗試的心理,把云浮的暢銷品直接搬到水頭。不曾想,就這么賣出去了。”陳秋婷說,2014年是玉石最好做的一年,只要有貨就有人買。到了2015年,很多做大理石的也涌了進來,競爭多了,利潤一下子從70%下滑到了40%。
然而,玉石下滑的不僅僅是利潤,還有市場份額。要想獲得客戶青睞,除了品質,價格和種類多樣性同樣成為驗證一家企業實力的硬指標。因此,她把目光轉向了源頭,開始自主承包礦山。2015年,有多年采購經歷的哥哥陳永杰成為她的第一個合伙人,金星由此邁向全產業鏈發展。
她說,他們兄妹倆特別合拍,她的提議都能得到哥哥的支持。陳秋婷坦言,自己野心很大,只要看好一個品種,就大票買進。“6月份的時候,僅白玉這一玉石荒料,金星就直接購進了800多噸,且是現金支付。”
在金星的賣場里,記者發現,除了青玉、白玉兩個主打品種,同樣也可以見到市場上的常規玉石品種。在陳秋婷看來,企業必須要有能讓人記住的品種,一提到某個品種,就能聯系上某個企業。但這不代表,這個企業只能做一個品種,增色也是非常必要的,畢竟一個工程下來,可能用到的品種有數十種,如果能有一個完善的玉石品種體系,就能更好地服務客戶。
陳秋婷說,眼下重點是建立起客戶群,保證供貨最優。未來便是要有自己的獨立加工廠,從源頭和生產上來降低成本,最大幅度讓利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