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突圍:保護價和創品牌
呼吁制定最低保護價
蔣細宗提供了一份蓋了7個社團公章的函件---《關于調整石材產品sample/價格的倡議書》。這7個社團是:福建省石材協會、泉州市石業商會、惠安縣石雕石材同業公會、南安市石材同業公會、晉江市石業同業公會、安溪石材同業公會、泉港區石材同業公會。《倡議書》中稱石材行業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大的困局。
據悉,由于行業的無序競爭,中間貿易trade/公司的壓價,從1995年開始,出口的石材產品sample/價格一直持續下降。蔣細宗說,現在同一產品sample/價格還不到1995年的一半,而各種成本8年來卻翻了好幾倍。他認為,這種現狀必須改變。
《倡議書》倡議企業堅決抵制互相削價,互相殘殺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建議由各地石材商會(公會)制定符合本地的最低保護價,并主動向日本、韓國等地客商通報倡議情況,取得客商的支持。
資源產業也創品牌
泉州石業商會的相關負責人說,石材是不可再生資源,要靠不可再生資源為企業打品牌。他說,"溪石"榮獲"中國馳名商標",是全國石材行業第一家獲得馳名商標的石材企業。
獲得國家認可后,產品sample/定價比其他企業高出許多,訂單仍是不斷。可喜的是,"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溪石創品牌后,泉州不少企業尾隨其后,已在福建創出了名氣,獲得了"福建省著名商標"。
不僅企業要創品牌,資源也要打品牌,晉江永和的G603是亞洲獨一無二的巴厝白礦區,且獲得2008年奧運會的認可。如果走資源品牌之路,就像晉江的服裝一樣,有品牌就有話語權。
相關介紹
泉州市石材業現狀
泉州市是我國花崗巖儲量較大的一個地區,是全國石材開采、加工的一大基地,全市有石材工業企業3000多家,固定資產50多億元,年產值150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12。石業已成為泉州市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柱產業,且形成了比較鮮明的行業特征:
1.行業分布相對集中。泉州市石材業產品sample/主要分為二大類,一是建材構件,二是墓石、石雕刻品。泉州市已有南安的石井、水頭、溪美;惠安的崇武、洛陽、螺陽;晉江的磁灶、永和;安溪的官橋、龍門等一批專業化生產基地和石材市場。南安市、惠安縣分別有"石材城"、"石雕城"之稱。
2..行業發展規模化。幾年來,石材行業在市場中求生存,在競爭中求發展,涌現出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企業。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在石材行業中日益普通,投資幾千萬元引進國外新技術、新設備的企業已屢見不鮮。
3.產品sample/門類多樣化。泉州石材產品sample/有建材類、墓碑類、環境類、手雕工藝品類、動物造型類等幾大類、涉及板材、地鋪、火燒板、日式墓碑、西式墓碑,園林雕、圓雕、青石雕、龍柱、沉浮雕、影雕、小件磨光等上千個品種。
4.市場領域廣闊化。泉州在外有幾十萬營銷人員,其中石材營銷人員就有3萬多人,分布于全國各地。河南鄭州建材大市場、江蘇南通永興商城都是全國著名建材批發市場,許多泉州人在這里設點經營,拓展泉州石材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