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的意思就是崇尚武備。崇武古城坐落在泉州市惠安縣東南24公里的崇武半島南端,是我國僅存的一座比較完整的石頭城,也是我國海防史上一個比較完整的史跡,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崇武古城全部用白色花崗巖壘成,城墻共長2457米,城基高5米,墻高7米,并設有兩層跑馬道。
古城門
城內有四個城門,南北門相距約500多米,東西門相距約300多米。
東、西、北三座城門相似,各有兩道城門,外加筑月城,上建城樓,城門上各設烽火臺一座,南城門則外加設一照墻,照墻前有一尊關公雕像。相傳當年倭寇炮轟城池,城內關帝廟的關云長把青龍偃月刀一揮,炮彈被撥落在城墻旁,再一揮,炮彈射回賊船,于是船沉寇亡。西門的兩道城門如今依舊完好地保留下來。蔭涼的城門下擺有幾個小攤子。城內的十字大街聯結著四個城門,街道則由一塊塊石板鋪就而成。
古城墻
城墻全部由白色花崗巖壘成,城圍長2467米,城基高5米,墻高7米,內砌跑馬道二或三層,寬4米。墻上有墻碟1304個,箭窗1300個,窩鋪26座,四方設有敵臺5座,四面設城門。在城內蓮花山制高點,還設有瞭望臺,四面城邊有窩鋪、月城、墩臺和通外涵溝,構成一套完整的軍事防御工程體系。“崇報祠”、“元飼宮”等,都是為紀念抗倭犧牲的英雄而建。
古民居
順著城門一直向里走,外邊的嘈雜似乎隔于城門外,老街出奇地靜。
古城的老街是清一色的石頭街,老街兩旁是樸素的民居,石房子、紅磚厝、木結構房子都沒有太多的裝飾。這些不同年代的建筑透出歲月的斑跡,沉淀的光芒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