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安新橋康達爾工業園,深圳金詠石材有限公司與康達爾集團的土地租約已于去年底到期,但金詠石材有限公司目前尚未搬遷、仍在經營,且被康達爾方面指出違建和環評手續不足等問題。新橋街道辦對此表示,石材城違建在數年前已被沙井街道處罰,一事不二罰;另外考慮到石材城上萬名從業者的失業風險,街道辦希望租約雙方盡可能協商解決,避免行政干預引起對抗情緒。
涉及11萬余平方米土地
據深圳市康達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方面介紹,康達爾集團在原寶安區沙井上南107國道西側擁有一處土地的使用權,由集團子公司深圳市康達爾工業園發展有限公司臨時管理。后經康達爾集團書面授權,工業園于2009年7月22日起,陸續將園區范圍內共11萬余平方米土地租賃給了深圳市金詠石材有限公司,金詠石材則利用場地建造了“金詠石材城”批發市場。
康達爾集團一名相關負責人譚先生告訴記者,工業園與金詠石材的土地租賃合同已經在去年12月31日到期,但目前金詠石材仍未搬遷,且石材城仍在正常經營。此外,石材城還存在違法建筑、消防及環保手續不全的問題。
被責令停業 仍照常經營
康達爾集團稱,金詠石材在租賃土地上修建了近10萬平方米的臨時簡易建筑,以大小不一的鐵皮棚為主,這些建筑均涉嫌違建。另外,金詠石材未取得相關環保許可手續,還曾因此受到過行政處罰。記者于全國企業信用信息查詢平臺查詢得知,2015年寶安區環水局查知金詠石材未編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便于2016年2月作出行政處罰,責令立即停止石材市場的經營,并處以罰款十萬元人民幣。
昨日,記者從寶安區環水局獲悉,目前金詠石材已經履行了罰款處罰,而責令停業的處罰則應由法院執行。記者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查詢平臺看到,金詠石材作為法院被執行人的一條信息顯示“執行中”。但金詠石材城內一家商鋪的工作人員受訪時表示,石材城中各商家始終在正常營業。就此,記者聯系到金詠石材有限公司的一名冼姓負責人,但對方表示不便接受采訪。
表態“希望他們坐下來談,有需要街道辦也可以牽線搭橋”
關于石材城違章建筑一事,寶安區新橋街道辦查違中隊鄧隊長表示,實際早在2011、2012年,石材城就有兩次被衛星拍到違法建設圖斑,當時負責的沙井查違中隊已作出過罰款處理。鄧隊長表示,按照行政執法領域的“一事不二罰”原則,對石材城的同一個違法事實不能兩次進行處罰,因此新橋街道未再次對其罰款。
不適宜以強硬手段介入
那么,為什么街道辦未責令石材城停業或者拆除?鄧隊長表示,一是因為金詠石材和其下個體商戶之間還存有一些糾紛,二是由于石材城營業商鋪已有100家以上,從業人員達到一萬多名,考慮到拆除后帶來的失業后果,街道辦因此沒有貿然行動。
鄧隊長表示,希望康達爾集團與金詠石材城能夠通過經濟手段解決租約問題,“希望他們坐下來談,有需要的話街道辦也可以牽線搭橋”,而如果街道辦以強硬手段介入,可能不利于問題妥善解決。
歷史遺留問題待解決
鄧隊長告訴記者,包括他自己在內,街道辦工作人員已經多次前往金詠石材城,要求其處理好租約和手續不足的問題。他也對記者坦言,實際在2009年當時,“關外是大片空地”,正處于產業拓荒時期,出于解決就業等現實需要,違建問題并未得到足夠重視,“很多建筑都是沒有紅本的”;但這些建筑存留至今,各方面的隱患也逐漸暴露,也變成了一個“歷史遺留問題”。
要大力提倡“馬上就辦”的工作精神,講求工作時效,提高辦事效率,使少講空話、狠抓落實在全市進一步形成風氣、形成習慣、形成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