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個性化裝修潮流的興起,以及人們對美觀、舒適、高檔、品味等趣味的追求,各種新型建筑材料也大量從公共場所進入住宅項目。從仿古磚、拋光磚、瓷片的普遍應用,到石材的異軍突起,都是這種變化最確切的體現。
房地產市場賦予石材企業使命石材與陶瓷共舞
以往室內裝修是陶瓷的天下,而高大建筑物外裝修則是石材的天下;現在石材也已走進普通住宅項目,但是還是無法完全取代陶瓷在人們心目擊者中的位置。陶瓷行業所表現出來的新面貌、新形象,以及不斷更新升級的新產品,吸引了消費者的眼球。當然,石材的認可度也還是相當不錯的,在此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陶瓷與石材基本上是共舞于裝飾材料市場。
房地產市場賦予石材企業使命
當今國際石材行業發展的情形是日新月異,以及石材產品的增多,開發商對石材產品的要求不斷提高,石材行業面臨的問題既要能生產出滿足開發商不斷提高需求的產品,也要面臨國際國內行業間的競爭。營銷模式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也是勢在必行。
1、實施產業升級,以品牌吸引開發商
近10年來山東、廣東、福建等地石材產業集群發展的軌跡說明,“創新”是企業進步的靈魂,“創新”意味著對各種桎梏和阻力因素的“革命”。只有敢于創新,只有與時俱進,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中爭得主動。如今,我國石材企業間同質化競爭趨于白熱化,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不耐煩”求新求變求發展,而是一味以低廉的價格取悅于客戶。如此一來,這種類似于“螞蚱也是肉”、“小富即安”的做法,不僅嚴重阻礙了石材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到頭來也害了自己。誠然,在當今經濟社會,企業都離不開同業競爭。而利潤空間、發展空間的縮小,絕不能“歸罪”于競爭!企業陷入“同”的困境是因為缺乏“異”,缺乏求新求變的創新精神。因此,僅靠“吃資源”則不能為企業開辟更為廣闊的利潤空間和發展空間。當地新開發的珍稀品種如珊瑚紅、荷花綠、金香玉等僅賣到每平方米100多元,而啡網等傳統產品甚至賤賣到40多元。這是產品定位不準、小企業間同質化惡性競爭和產品加工質量水平不高等因素導致的直接后果。
想要做大做強石材業,使得這些礦石資源得以最大價值的利用,就必須拋棄舊觀念,實施產業升級,引進科學管理機制以及先進的技術及設備,建設現代化石材才可以讓石材之路走的更寬闊。
有很多石材企業,專門做以西米為主的高端路線,或者附帶探索新奇產品,與頂尖設計院、房地產開發商、裝飾公司建立特供關系。以展廳為載體,物色各種石材源頭、媒介、技術、發展趨勢,為企業提供信息源泉。
2、提高開發商最關注的石材質量
石材的加工質量直接影響到石材飾面的裝飾效果,也是石材等級劃分的主要依據。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在實際裝飾效果上最易出現的問題是色差問題,俗語中的色差在石材標準中被稱為色調花紋是否調和,屬于外觀質量指標中的一項。外觀質量還包括外觀缺陷,指缺棱、缺角、裂紋、色斑、色線、坑窩,大理石板材還有翹曲、凹陷、污點等外觀缺陷。一般石材企業成立伊始,就敏銳意識到控制質量應該從源頭抓起,重視生產環節,完善生產流程。石材企業的大理石絕大部分為進口,國際荒料采購質量控制尤為重要;正因為如此,很多公司設立專職國際采購人員,如負責西班牙、土耳其、伊朗等國家現場采購,從源頭上把關石材荒料質量。在生產環節上,包括大鋸、補膠、磨機、橋切,石材企業做到層層質量把關,各個環節質量進行控制。
3、建立行業標準,促進與開發商的良性合作
長期以來,廠商與客戶的對于石材的收方,說法不一,導致了在石材交易過程中出現矛盾;為此,一些石材企業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對國內知名石材企業技術人員進行調研,結合中國石材整體狀況,創立了石材測量標準。標準結合中國國情,考慮到從事中國石材行業人員整體素質不是很高,采取圖文并茂,具備小學水平均可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