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北川縣香泉石材工業區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香泉工業集中區內隆重舉行,中共綿陽市委常委、北川縣委書記、四川北川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劉少敏,綿陽市政府黨組副書記林新,市政協副主席文久喜等領導出席開工儀式。
中共綿陽市委常委、北川縣委書記、四川北川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劉少敏作重要講話
北川石材資源十分豐富,全縣石灰石儲量超過10億噸,主要集中在香泉片區。該片區可用于生產飾面裝飾石材的礦山開采面積在5平方公里以上,且礦石質量高、品相好,可生產大理石板材、異型石材、馬賽克、工藝石材等產品,其中板材可與進口高中端米黃大理石媲美,現有部分產品已出口至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該縣“本真”、“大雅”、“川貝紋”等產品榮獲2009年度CISE中國石材暢銷礦品,礦山尾礦及廢料還可綜合利用生產崗石(人造大理石),輕、重質碳酸鈣等,真正形成產業鏈,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2010年北川被中國石材協會授予“中國米黃大理石之鄉”稱號。
出席開工儀式的領導為項目開工培土奠基
香泉工業集中區是北川發展石材加工的主要產業園區,地處北川、江油交界處,是永通路、萬阿路的交匯點,區位、交通條件優越,距成都130公里,距重慶港450公里,距綿陽火車站(國家陸路二類口岸)40公里,距綿陽南郊機場約50公里,距江油火車站20公里,交通運輸極為方便。園區規劃面積1.58平方公里,建成后可提供工業用地1300畝。
開工儀式現場,四川北川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蹇斌告訴記者:“北川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香泉工業集中區的建設和發展工作,成立了縣石材產業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帶隊實地調研和召開會議專題研究,確定園區的發展方向、制定發展目標、落實工作措施。目前,投入4500萬元的園區征地拆遷工作已全面完成,投入1.5億元的基礎設施建設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70%,水、電、道路、通訊等要素保障已基本到位,石材產業發展規劃正在編制之中,北川羌族自治縣米黃大理石礦業協會籌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據悉,香泉工業集中區現有擬入園企業12家,包括大理石板材加工6家,鈣產品生產5家,崗石原料和異型材生產1家,總投資8.36億元。本次集中開工的北川巴源礦業發展有限公司、北川福生元礦業有限公司、綿陽如玉大理石有限公司、北川石通礦產建材有限公司和四川爾瑪大理石有限公司,總投資近3億元,共占地約300畝,建成投產后將達到年產大理石飾面板材300萬平方米、輕質碳酸鈣10萬噸、活性石灰36萬噸的生產能力,年利用礦山尾料及加工廢棄料1萬噸,實現年產值6.3億元,解決就業近1000人。
預計2015年,集中區可基本建成達產,石材加工及相關延伸企業將達到50家,可實現年產值30億元,稅收1億元,解決就業2000人以上。
來源:四川石材網
中共綿陽市委常委、北川縣委書記、四川北川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劉少敏作重要講話
北川石材資源十分豐富,全縣石灰石儲量超過10億噸,主要集中在香泉片區。該片區可用于生產飾面裝飾石材的礦山開采面積在5平方公里以上,且礦石質量高、品相好,可生產大理石板材、異型石材、馬賽克、工藝石材等產品,其中板材可與進口高中端米黃大理石媲美,現有部分產品已出口至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該縣“本真”、“大雅”、“川貝紋”等產品榮獲2009年度CISE中國石材暢銷礦品,礦山尾礦及廢料還可綜合利用生產崗石(人造大理石),輕、重質碳酸鈣等,真正形成產業鏈,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2010年北川被中國石材協會授予“中國米黃大理石之鄉”稱號。
出席開工儀式的領導為項目開工培土奠基
香泉工業集中區是北川發展石材加工的主要產業園區,地處北川、江油交界處,是永通路、萬阿路的交匯點,區位、交通條件優越,距成都130公里,距重慶港450公里,距綿陽火車站(國家陸路二類口岸)40公里,距綿陽南郊機場約50公里,距江油火車站20公里,交通運輸極為方便。園區規劃面積1.58平方公里,建成后可提供工業用地1300畝。
開工儀式現場,四川北川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蹇斌告訴記者:“北川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香泉工業集中區的建設和發展工作,成立了縣石材產業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帶隊實地調研和召開會議專題研究,確定園區的發展方向、制定發展目標、落實工作措施。目前,投入4500萬元的園區征地拆遷工作已全面完成,投入1.5億元的基礎設施建設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70%,水、電、道路、通訊等要素保障已基本到位,石材產業發展規劃正在編制之中,北川羌族自治縣米黃大理石礦業協會籌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據悉,香泉工業集中區現有擬入園企業12家,包括大理石板材加工6家,鈣產品生產5家,崗石原料和異型材生產1家,總投資8.36億元。本次集中開工的北川巴源礦業發展有限公司、北川福生元礦業有限公司、綿陽如玉大理石有限公司、北川石通礦產建材有限公司和四川爾瑪大理石有限公司,總投資近3億元,共占地約300畝,建成投產后將達到年產大理石飾面板材300萬平方米、輕質碳酸鈣10萬噸、活性石灰36萬噸的生產能力,年利用礦山尾料及加工廢棄料1萬噸,實現年產值6.3億元,解決就業近1000人。
預計2015年,集中區可基本建成達產,石材加工及相關延伸企業將達到50家,可實現年產值30億元,稅收1億元,解決就業2000人以上。
來源:四川石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