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石材人的朋友圈被幾個 “石材廠被強拆”的視頻刷屏,視頻內容是某不符合生產條件的石材廠被強制拆除,引起了眾多石材人的關注和轉發。環保督查并非“一刀切”,但對于屢教不改、再三觸犯禁區的企業必須使用“鐵手腕”。
“水頭的環保力度再度加強,漲價已成定局,你還在砍價?愿意做就做,不愿意做拉倒,說不定以后你有錢,我還不一定有貨呢!”

▲ 不漲價就無法生存
在強拆視頻下方,就有人發表了如是言論。經搜索,“石材漲價”這一關鍵詞,在微信搜一搜中有數百條記錄,“三月份開始,石材業漲價潮正式開始?”“5月份起,石材再漲價!何時是個頭啊?”“6月起石材漲價是必然的!”“環保督查回頭看!7月份漲價成定局?”諸如此類的文章不勝枚舉,甚至有更激進的表示,“石材不漲價就無法生存!”那么,石材到底緣何漲價呢?漲價了多少呢?




▲各種漲價消息
石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每一塊石材都是獨一無二的,價格自然不算低廉。而石材機械、輔料等材料成本上升,人工成本也在提高,石材漲價無可厚非。但5月份、6月份、7月份,連著三個月漲價就不太合理了,而且文章開頭提到的環保督查,為何也成為了石材漲價的原因呢?

▲漲價20%
有人會說,購買環保設備產生的費用,石材漲價不是必然現象嗎?但他們是否想過,環保設備本就是一套必需的設備,只是某些企業存在僥幸心理,或覺得自己只是小企業,購買環保設備得不償失,到頭來卻損失了更大的利益。難道這就是漲價的理由嗎?恐怕不是吧。
石材行業中,不乏環保設備完善、手續齊全的企業,在這一場環保颶風中沒有受到波及,仍然保持生產,穩步發展當中。在《石邦》雜志的調查當中,這些企業很少存在漲價現象,甚至經常推出讓利活動回饋客戶。他們的共同之處就是,堅持品質優先,在企業管理上有完整的一套體系,生產的產品也有一定的價格區間,絕不哄抬物價,也不會擅自壓低價格。
石材的非標準化導致了石材價格無法形成一個完善的體系,忽高忽低的價格讓很多消費者對石材存在著不小的誤解,甚至對石材望而卻步。石材價格的不穩定性,需要整個行業達成共識,一起共同解決這個問題。雖然“石材漲價”這一課題,可能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會被不斷提及,但我們相信,行業正在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未來,會有更多的企業規范化生產,最后達成行業共贏的美好局面。
來源:石邦
“水頭的環保力度再度加強,漲價已成定局,你還在砍價?愿意做就做,不愿意做拉倒,說不定以后你有錢,我還不一定有貨呢!”

▲ 不漲價就無法生存
在強拆視頻下方,就有人發表了如是言論。經搜索,“石材漲價”這一關鍵詞,在微信搜一搜中有數百條記錄,“三月份開始,石材業漲價潮正式開始?”“5月份起,石材再漲價!何時是個頭啊?”“6月起石材漲價是必然的!”“環保督查回頭看!7月份漲價成定局?”諸如此類的文章不勝枚舉,甚至有更激進的表示,“石材不漲價就無法生存!”那么,石材到底緣何漲價呢?漲價了多少呢?




▲各種漲價消息
石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每一塊石材都是獨一無二的,價格自然不算低廉。而石材機械、輔料等材料成本上升,人工成本也在提高,石材漲價無可厚非。但5月份、6月份、7月份,連著三個月漲價就不太合理了,而且文章開頭提到的環保督查,為何也成為了石材漲價的原因呢?

▲漲價20%
有人會說,購買環保設備產生的費用,石材漲價不是必然現象嗎?但他們是否想過,環保設備本就是一套必需的設備,只是某些企業存在僥幸心理,或覺得自己只是小企業,購買環保設備得不償失,到頭來卻損失了更大的利益。難道這就是漲價的理由嗎?恐怕不是吧。
石材行業中,不乏環保設備完善、手續齊全的企業,在這一場環保颶風中沒有受到波及,仍然保持生產,穩步發展當中。在《石邦》雜志的調查當中,這些企業很少存在漲價現象,甚至經常推出讓利活動回饋客戶。他們的共同之處就是,堅持品質優先,在企業管理上有完整的一套體系,生產的產品也有一定的價格區間,絕不哄抬物價,也不會擅自壓低價格。
石材的非標準化導致了石材價格無法形成一個完善的體系,忽高忽低的價格讓很多消費者對石材存在著不小的誤解,甚至對石材望而卻步。石材價格的不穩定性,需要整個行業達成共識,一起共同解決這個問題。雖然“石材漲價”這一課題,可能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會被不斷提及,但我們相信,行業正在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未來,會有更多的企業規范化生產,最后達成行業共贏的美好局面。
來源:石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