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就此走訪了北京及天津各大石材市場,就“羅源紅”的市場營銷情況展開深入的專題調查。調查發現:“羅源紅”呈供銷兩旺的發展勢頭,與此相對的是羅源縣礦山企業“舉止唯艱”,眾商家“苦不堪言”,國家不可再生資源慘遭賤賣。
是誰冷落了“羅源紅”?
羅源縣曾是國家級貧困縣,有著豐富的花崗巖等礦產資源。花崗巖可開采量達2億立方米,現已探明飾面用花崗巖儲量達8163萬立方米,其儲量在全省名列首位。工業基礎較為薄弱,尤其是資本匱乏。隨著我國宏觀經濟的迅猛發展,石材工業呈現出“大開放、大格局”之磅礴氯勢。使得有著豐富礦產資源的羅源人不和不進入沉累階段。縣委、縣政府經過充分的調研論證,依托資源優勢,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擴展規模,制訂出“實行大開放,引進大項目,實現大飛躍”的長遠發展規劃藍圖,以開放促改革、發展,尋求新的經濟增長模式。
依據這一發展綱要,縣委、縣政府不斷加大對生產加工主導產品“羅源紅”664#“櫻花紅663#”石材企業的扶持力度,對全縣8個鄉鎮石材專業加工區進行整合提升,積極推動石材業向規范化、規模化、上檔次方向發展,以適應供不應求的市場。2004年初步統計年產石材產業生產加工664#、663#石材板材達3000多萬平方米。完成工業產值18億元。預計今年可年產石材4300萬平方米以上,產值超過20億元,羅源縣已成為全省最大的石材生產基地。全縣有五分之一的人加入了石材營銷隊伍。
然而,據北京市場反映:目前,“羅源紅664#”從福建走海路運到天津再汽運到北京成本已達36元/平方米,市場賣價37元/平方米,利潤僅1元錢,還不包括市場門面及其它費用。在這種情況下,還有不少商戶在繼續降價。不少廠家直接在北京建立分公司,形成“一條龍”式的鏈營方式。經準確計算廠家在北京的賣價應為42元/平方米,而經銷商或代理商卻在行業媒體上稱28元/平方米。這樣大的差距,讓每一個客戶都別無選擇。就連礦體稀有的“櫻花紅663#”也未避免浩蕩洗劫,價格從1995年的140元/平方米降到現在的60元左右/平方米;天津雖然依托港口優勢,同樣也面臨著價格無序競爭的混亂局面。不少商戶稱:在天津,“羅源紅”的市場走勢也不盡人意,隨著國家環勃海經濟圈規劃的進一步實施,城建及基建都進入高峰浪潮,給石材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雖然沒有北京市場競爭激烈,但天津輻射山西、內蒙、陜西、寧夏等周邊省市,“羅源紅”的市場銷售不亞于北京“奧運經濟”所帶來的價格沖擊。同樣出現了混亂的競爭格局,人們不禁為“羅源紅”的長遠發展痛心擔憂。
基于京、津地區這一現狀,記者問及“羅源紅”為何仍出現供銷兩旺的勢頭,“羅源紅”的利潤究竟在哪兒?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商戶道出了“羅源紅”從源頭到市場的來龍去脈。就福建羅源地方政府而言,雖然出臺了系列政策法規,但不排出盲目追求政績的因素。一些礦山企業在進行掠奪性的開采同時,政府的監管力度卻顯得“蒼白無力”。“先溫飽、后發展”的觀念導致政策傾斜,企業在發展的同時缺乏一個政府方面穩定的長遠規劃及引導民營經濟健康、有序、可持續發盡其所有的支撐體系,就礦山企業而言,當地政府把稅收與電力結合在一起,一方面避免企業的偷電、漏稅行為,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電力部門隨時掌握礦山的開采產量,如出現違規行為,即時用遠程遙控等方式進行遏制。由于企業資本投資大,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缺乏正確的政策引導及確定的平臺保障,無法實現資本增值。要生存,要發展,就在資源開采上“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從而企業與企業間也出現了相互競爭惡劣的勢頭號,國家不可再生資源慘遭賤賣的厄運,給社會帶來諸多問題。當然,企業方面自身也存在嚴重的意識足限性。管理與從業人員素質低下,阻礙著企業自身的發展。一些親威、朋友靠著關系把產品從廠里賒出來投放市場,出于資金回籠,故而進行低價拋售,全國市場就出現了價格“車輪站”,形成鏈營環節的惡性循環。
讓“羅源紅”走的更遠更紅!
好多企業曾嘗試過在產品加工與質量上提升檔次,以及政府出面讓企業強強聯合捆綁式發展,是否能引發“羅源紅”新一輪的價格回升,結果進展喜憂參半。源頭失控——捆綁發展——政府規劃——市場投放——走市場經濟之路,順應市場潮流,是改革的需要,還是改革的結果呢?“羅源紅”真的無路可走了嗎?
結合諸多非政策性的不利因素,記者就此請教了幾位石材界資深專家。一致指出“羅源紅”的發展應從源頭抓起,政府在管理及從業人員的實質培訓上加大力度,規范市場秩序,結合實際情況制訂出產業和消費結構方面的長遠規劃,正確引導社會資本投放的規模及方向,強調資源應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科技型、環保型發展。政府可以建立一個從產品的開采、加工、深加工、市場投放為一體的服務平臺,現代化的支撐體系,有利于各方面工作的展開。資源有限,開采無限,人和人之間的資源之間的鏈接不友好造成資源浪費,“節能”、“環保”已成為“十一五”期間重中之重。在投資比例及規模上民營經濟已占主體地位,這說明民營企業在整個經濟社會中發揮著積極的貢獻。國家倡導私企的發展,企業可通過協會或商會集中、及時的向政府反饋發展中所遇到的體制性意見和建議,積極和政府溝通,以便于政策的靈活使用,盡快調整發展規劃,共同創建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環境。打造一流品牌。
就在記者發稿前,從羅源前線傳來佳訊。羅源縣委、縣下政府與各企業成立了羅源聯盟新陣線,欲出資共同維護“羅源紅”這一名優品牌,并宣言:羅源石材愿攜手同仁,實現雙贏,與顧客共同發展,方興未艾!
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