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2日,內蒙古自治區的興和縣出動了13量執法車取締了20家石材加工廠。興和縣的石材產業屬于中小規模,共有260家石材廠大鋸392臺,主要加工蒙古黑等石材。未來興和縣將關閉境內所有的石材廠。為什么這兩年石材廠那么不受歡迎,被關停的那么多呢?
1、大部分石材廠都屬于無證經營。在前一些年,國家為了發展經濟,對于許多的無證加工廠都是不干涉的,而石材廠的準入門檻又極低,只要十幾萬就能開辦起來,所在這就造成了國內各個石材產地都涌現出的一大批的無證石材廠。
2、石材廠的規劃不合理。既然是無證的石材廠,自然不需要進行規劃了。大部分都是靠近路邊、靠近礦山而建設,在建設的時候也都是隨意建設,大部分廠區都沒有像樣的廠房和圍墻,更別提廠區內的綠化、環保之類的了。
3、石材廠存在污染的問題。雖然石材廠用電來進行生產,并不會產生廢氣,不過還是有噪音、粉塵、廢水等問題的存在,尤其是 石材雕刻廠的粉塵污染格外嚴重。
4、石材廠的效益低。其實從國內許多地方發生的丑聞來看,污染不是決定企業生死的關鍵問題,關鍵是你的污染能不能匹配上你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就像一些化工廠、鋼鐵廠、煤炭、石油等行業一樣有污染,可是其貢獻的GDP實在太誘人了,地方政府通常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石材廠的效益非常低,卻占用大量的土地,政府自然不會手軟了。
以上四點就是小編認為許多地方石材廠被取締的根本原因。小編認為一個地區的石材行業要想發展,首先必須要達到一定的規模,能夠為當地貢獻出與之匹配的GDP,其次要做好污染防治工作,不能再像過去那樣無所節制了。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現在到了“合”的階段了。從這幾年的經濟發展我們可以看出,各行各業正在逐漸的開始整合資源,小企業將會越來越沒有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