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石材是我區的優勢礦產之一,廣泛分布于全區各地、州(市),具有品種優、規模大的石材礦產資源,地質工作潛力巨大的特征,主要集中在吐魯番、哈密、昌吉州、巴州、阿勒泰、阿克蘇、塔城和博州等地,已發現各類飾面石材礦床(點)200余處。
而擁有豐富資源的鄯善縣、哈密市、奇臺縣、和碩縣、青河縣、托里縣、福海縣、溫宿縣、博樂市等地,也都根據自身特點與優勢相繼出臺了發展石材的政策措施和產業發展規劃,先后設立了石材工業園區或加工區,石材產業集群效應日益顯現。
特別是近10年間,以“鄯善石材工業園區”為代表的石材加工貿易基地快速崛起,奇臺、哈密、和碩、青河、托里等地石材產業基地和烏魯木齊石材貿易、出口基地相繼形成。
2005年,“鄯善石材工業園”成為我國西部第一個省級石材工業園區;2011年,奇臺縣“閩奇石材工業園區”建成,兩園區目前的產值占到全區石材業總產值的77%,已發展成為新疆石材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一業多園(點)、自成體系的石材產業格局初步形成,石材已成為新疆建材最具發展優勢和活力的產業之一。
產業發展遭遇瓶頸制約
新疆非金屬礦工業辦公室主任田文國對新疆石材業的現狀進行了分析,“豐富的資源為石材行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通過近10年的發展,技術創新能力和綜合利用水平也有所提高,國家政策也為石材業的發展帶來了良好的機遇,但是行業經營粗放,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凸顯。”
田國文表示,新疆石材產業目前所遭遇的瓶頸問題是缺少品牌、產成品外運困難、區內市場開拓剛剛起步,勘探投入力度不夠。
對此,自治區經信委副主任朱立也表示贊同。他認為,石材產業是一個主打“老字號”的產業,國際上知名的石材企業均有數百年歷史,但是前期新疆礦山開采者與所有人不是同一人的情況,使新疆石材產業成為短期行為,無“老字號”知名品牌成為新疆石材業發展的軟肋。也正是由于開采中的短期行為,導致了有很長一段時間新疆原礦出去的多,成品出去的少。“這些都是新疆石材業未來發展需要改變的方面。”朱立說。
同時,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上來看,美國國債危機和歐元危機,以及國內房屋調控政策也都會對我區石材業發展產生影響——國際經濟形勢的嚴峻性會減少他們對我們產品的需求,國家房屋調控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會使新建樓盤數量減少,如果單純依靠國內和國際市場,新疆石材產業就會陷入到一種困境中。
田國文認為,在新疆石材業的發展過程中,本地市場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