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企業開始注重品牌建設
正如田國文和朱立所說,新疆石材缺乏品牌。在10年的石材業快速發展期內,“鄯善紅”和“卡拉麥里金”成為新疆高端石材的標志。但是,市場的需求分為高中低3個檔次,顯然,還需要更多的品牌石材出現。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這一現象也被石材企業所認識。
近年來,鄯善石材園在“鄯善紅”之外,又推出了灰色的“雪蓮花”、和“小紫星云”、“珍珠白麻”、“樓蘭金”、“水晶黃”、“樓蘭棕鉆”、 “樓蘭啡鉆”等多個產品;青河縣也開發了花崗巖、輝綠巖、閃長巖、輝長巖等4個系列的產品;哈密市則擁有紅、藍、黃、綠、黑、白、褐、紫等8大系列的產品。
在擁有品牌、系列產品的同時,疆內石材產地和企業還注重技術創新,不僅以不同檔次、規格的板材來滿足高中低端市場的需求,同時還開發出了石材工藝品,以適應市場的最新需求,繼續拓寬市場。
疆內市場受到關注
由于礦產品位優良,我區石材產品并不缺乏高端客戶,廣州白云機場就使用了新疆廣匯石材的產品,而鄯善石材節上來自中亞和歐洲的客戶,對我區高端石材也是趨之若鶩。 走向內地市場和國外市場的新疆石材,受到了業界認可。但是,美國國債危機和歐元危機,以及國內房屋調控政策也在提醒新疆石材業關注未來市場。
2011年,首府修建BRT時全部啟用了鄯善石材工業園的產品,一改以往福建、山東等地低端產品占據本地市場的局面。
各方合力促進石材發展
石材產業發展,不僅要有豐富的資源、良好的政策、企業的信心、決策,還有更多的外力因素。
自治區《建筑材料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對石材產業的預期,顯然是將石材業作為了建材產業的支柱產業。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則需要勘探、物流,以及企業的共同努力。
對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有關人士坦承過去對于石材開發重視不足,同時表示,今后會適當的加大投入和勘察力度,并對有示范效應的資源保護項目有專項資金扶持。同時,中央和自治區財政也都有勘探方面的專項資金支持。
而鐵路物流相關人士表示,新疆是原材料基地,市場都在外面,這對物流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目前鐵路運力緊張的狀態下,鐵路物流方面提出了解決方案:“我們打算在長三角和中原地區建兩個物流集散基地進行二次配送,來幫助石材業解決外運難的問題。”
自治區經信委園區管理處的負責人也表示,將在石材園區建設上給予更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