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行業不景氣、庫存積壓嚴重,已經成為行業內的共識。據業內人士透露,現在南安市一些石材重鎮的荒料堆場和廈門碼頭已經堆滿了荒料,有些企業甚至將荒料堆進了車間。
從目前的市場銷售情況來看,荒料并沒有完全轉化為銷量,而是囤積在各個大板市場的貿易商手里。這意味著,石材行業的投資風險正在進一步加大。
“今年的形勢比去年差多了,大板市場上半年的銷量同比下滑了30%,比去年還糟糕,雖然說每年的7—9月是石材的銷售旺季,但今年能否帶動銷量尚未可知。”水頭一石材市場負責人黃先生對今年的市場信心有些不足。
相對于石材出口的下滑,進口石材的整體數據呈現上升趨勢,這不免有讓人摸不著頭腦,究竟下半年的趨勢將朝什么樣的方向發展,讓我們來聽聽行業同仁的觀點:
環球石材公司高管謝霞寶將“對于石材荒料進口額不降反增的現象”歸結為人民幣不斷升值帶來的荒料采購成本降低,人民幣升值則意味著更少的錢能買更多的荒料,不少企業會借機多購進荒料。他表示,市場供需失衡還沒有累積到足夠讓大批企業倒閉的程度,一些房地產項目在下半年仍然會繼續釋放出石材需求。
福建廈門尚嘉石材貿易公司總經理卓杰偉認為,一些企業對市場的判斷存在盲目樂觀的現象。“很多老板都認為,我以很低的價位買進荒料,以后不管什么時候賣出都不會虧本,而且好不容易去了趟國外,總得帶點荒料回來,但產品能不能賣出去,還是個未知數。”卓杰偉說。
一位不愿具名的石材老板李總表示,金融危機的影響目前才真正開始發揮威力。2008年在“四萬億計劃”實施之后,帶動了房地產行業的大發展,也推動了石材行業在國內市場的大擴容,但這并不能說明危機已經不存在了。這兩年,隨著房地產項目的收尾和調控政策的加劇,石材行業的危機已開始顯現。
從事石材行業的卓先生表示,目前有越來越多的人涌入石材行業,石材生意將越來越難做。石材行業與房地產行業一樣,已經出現了泡沫。“如果行情繼續下行,從資金情況看,部分中小企業很難熬過明年。”他說。
“我們接的工程單到現在還沒做完。”溪石集團董事長王伯瑤說,“作為最先踏入石材裝飾一體化領域的企業,溪石并未感覺到‘寒潮洶涌’。”
對于未來的走勢,王伯瑤認為,今年上半年,雖然國家加強房地產調控,但房地產行業并未受到毀滅性打擊,反而出現了量價雙升的局面。在他看來,今后的一兩年,房地產行業還會保持平穩增長,石材行業也將保持平穩增長。
相比于溪石這種“裝飾工程一體化”的石材企業,其他單純做石材加工批發的廠商,可能日子就沒那么好過了。
根據往年的經驗,7—9月是石材的生產旺季,一年銷量的好壞在這3個月就能見分曉。
現如今已經到7月下旬了,南安石材在今年的整體走勢情況如何,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