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天然石材主要出產花崗巖,片巖,大理石和皂石。花崗巖最主要的出產地是位于西南部的出產RAPAKIVI花崗巖和東南 部的兩個地區,而皂石最主要的出產地卻在芬蘭東部JUNKA地區。
芬蘭是花崗巖主要出口國之一,皂石生產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石材行業年銷售額大約是兩億歐元,主要是花崗巖和皂石,出口額 占總產量的40%。芬蘭目前有200家從事天然石材行業的企業(如果包括間接雇傭關系,大概有3000人左右)
最近幾年,芬蘭石材行業的發展趨勢非常好,1999-2002年由環境保護部,勞工部,工商部和芬蘭國家科技中心以及石材 行業自己提供贊助的一些發展計劃,使石材行業的技術化得到提高。這些發展計劃由芬蘭天然石材協會進行協調。這些計劃已完成其中55個獨立的項目,耗資八百 萬歐元。
除了這些項目外,最主要的是這些計劃使芬蘭石材行業在研究開發,教育培訓和石材文化方面得到進一步的穩定和發展。
芬蘭地質研究中心(GTK)是工商部屬下的國家地質研究機構,擁有5個研究中心:芬蘭南部的ESPOO,東部的 KUOPIO和OUTOKUMPU,西部的KOKKOLA,北部的ROVANIEMI。芬蘭地質研究中心(GTK)從80年代開始對芬蘭的天然石材進行勘 察,剛開始時,都是一些區域性的小項目,或是專對巖石的礦藏。1995年開始對芬蘭東部地區進行比較全面的勘察,以此來完成命名為(芬蘭石材新資源)的項 目。目前此類型的項目正在芬蘭北部,中部,南部和東南部實施。項目資金主要來源于歐共體區域發展資金,當地政府資金,石材行業和芬蘭地質研究中心的贊助。 目的是推測出整個國家天然石材的潛力。另外,芬蘭地質研究中心(GTK)也從事對天然石材礦區的勘察,環境保護的調查研究,包括向石材行業提供所需要的各 種詳細資料。
芬蘭石材生產及礦產資源
芬蘭天然石材產量最近幾年在不斷增長,2004年的產量達到大約80萬噸,其中包括花崗巖,片巖和皂石。
花崗巖由20到30處礦區大量開采,荒料主要提供給出口市場。最具有代表性的花崗巖是紅色,棕色,灰色,綠色和黑色。最主 要類型的巖石是kapakivi(卡帕克比)花崗巖,從芬蘭東南和西南部開采。Rojo Balmoral fine-grained (巴莫讓細點)和Rojo Balmoral coarse-grained (巴莫讓粗點)都是芬蘭西南部出產的傳統的天然石材。Rojo Carmen (卡門紅),Rojo Aguila (鷹紅)和Rojo Karelia (卡瑞利亞紅)都是kapakivi(卡帕克比)類型中紅色的花崗巖。Marron Baltico (褐色巴提克)是開采于芬蘭東南部。由于這些花崗巖的開采量非常大,他們通常被使用于要求條紋均勻的工程。
芬蘭大部分片巖礦區集中于中部和東部地區,主要產品有Orivesi Schist (奧里貝斯片巖), Alajarvi Schist(阿拉哈比片巖)和Nilsia Quartzite (瓜西塔片巖)。這些石材通常使用于家用的壁爐和地磚,還安裝在公共場合的一些建筑上。
芬蘭的大理石大多數使用于家居裝飾,大理石的礦區,主要集中于芬蘭的Lapland地區,最有名的是Lappia Green (綠色拉皮亞)。
最近幾十年來,皂石在芬蘭石材行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目前,它的銷售額占芬蘭天然石材總銷售額的一半。皂石在保暖方面有 非常特殊的效果,所以往往使用于壁爐和烤爐。皂石的礦區主要在芬蘭東部一個叫Junka(宏卡)的小鎮。一些商業上比較有名的品牌是Tulikivi Classic (經典土麗奇維)和Numa Soapstone (盧馬皂石)。皂石銷售于國內和國際市場。
芬蘭地質研究中心(GTK)與天然石材的發展
傳統上來說,芬蘭地質研究中心(GTK)主要從事地區性的勘察,關于環境保護的研究報告,以及向行業提供所需的詳細資料。 對芬蘭東部和南部天然石材的勘察目前已經完成。另外,地區性的研究還特別針對天然石材的潛在資源進行了考察。
芬蘭地質研究中心(GTK)最首要的兩個任務是對地質材料的勘探和保護天然資源使用的研究。在研究天然石材的項目的同時, 還要考慮到其他方面對其發展將產生的影響。石材行業的一些老企業和新企業在此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他們是市場上最主要的人物,他們能提供市場信息。另外, 地區政府機構,當地政府,地區性研究機構,還有地區環境保護機構對項目的影響都非常大。芬蘭地質研究中心(GTK)的力量是使其可以從地質材料中挑選出適 合開發使用,及大量生產的天然石材。芬蘭地質研究中心(GTK)的目標是使天然石材的開采獲取最高的使用價值,與此同時還要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