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建筑材料領域的大理石與瓷磚之爭,不由得讓我想起了發生在1970~1980年間的全球“石英危機”。在世界計時領域,瑞士鐘表業從一開始就以精密的工藝和先進的設計理念引領著世界潮流,占據領先位置長達500年,“鐘表王國”名不虛傳。
但是,這一切的光榮和夢想,在1969年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在這一年,日本精工公司發現了如何將石英制成音叉的方法,推出實用型的量產石英表。隨即,這種成本低廉而又計時準確的新型鐘表技術,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世界鐘表及計時工具市場。攻勢之迅猛,打擊之慘重,被瑞士鐘表產業冠以“石英危機”的名稱。
也正因此,鐘表領域的機械表和石英表之爭,也成為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
然而,在1970~1980年代節節敗退的機械表,卻在1990年代以后,從市場回暖到再次煥發活力,讓世界重新領略了機械手表的獨特魅力。
而盛極一時的石英表市場,近些年反而在傳統機械手表、手機、智能手表的多重夾擊下迅速萎縮,不由得讓人感慨這世界變化真快。
【一、瓷磚,不帶包袱的創新】
一般來說,任何一個行業,創新都是必然的。創新型的產品,如果在市場定位、技術原理上和傳統產品有明顯的差異,那么由于其帶來的新優點,切走傳統產品的一部分蛋糕,也是必然的。
較之有幾千年應用歷史的天然石材,瓷磚可謂不折不扣的新生代裝飾材料。而且瓷磚產業,從一開始就走了一條不帶包袱的創新之路。
1、技術層面的創新
由于沒有礦山、產地的羈絆,瓷磚企業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石材產業的江湖之爭,從而可以集中力量投入到技術創新。從普通的釉面磚、通體磚、拋光磚,到如今技術極為先進的全拋釉、仿大理石瓷磚、微晶石等新型的品種,瓷磚產業的發展速度之快令人感慨。
有些新型的仿大理石瓷磚,甚至已經做得讓專業的石材人士都要費一點功夫才能分辨出來。再加上瓷磚吸水率低等天生優點,對消費者而言無疑是一種綜合性能非常優秀的裝飾材料。
2、營銷層面的創新
在任何時代,任何行業中的新生代,無疑都有一種破除陳舊觀念,思維大膽突破的精神。
瓷磚產業也一樣,他們和石材產業笨重、審慎的營銷習慣不同,在營銷領域從一開始就顯現出活力和思維的靈活性。能夠把握住每一個時期的主要營銷渠道,如電視、紙媒、互聯網、移動端等等。這種不帶包袱的營銷創新,其實是瓷磚產業在面對石材等傳統建筑裝飾材料時,顯得咄咄逼人而占盡優勢的最大法寶。
這種輕裝上陣的現代營銷思維,在信息傳播如此迅速的現代社會,確實很有效。但是,這種“輕裝上陣”,也顯然帶有新型營銷理念指導下不計后果的負面因素。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營造的所謂“大理石輻射”的概念。
其實,在輻射的參數上,大理石早已成為國家免檢的安全產品。瓷磚的放射性反倒才是非常值得警惕的一個問題。
但是,我們的整個石材產業都像是一個能干不會說的技術工人,討論具體工作還行。一提到面向社會打造行業及企業形象,就顯得笨重而缺少靈活性,缺乏先進的思路作為指導。因此,面對“大理石輻射”這種顯然的群體性謬誤,也只能是有苦說不出,以及看著別人悶聲發大財。
但是,如果自己不提高,又能怪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