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圓柱放樣
圓柱是相對獨立的裝飾石材產品,大部分圓柱都是獨立柱,由柱頭、柱身及柱座組成;部分大堂圓柱中間連著跑馬廊。
圓柱的土建有圓形的也有方形的,放樣前先要查土建圖紙與裝飾設計圖紙,找到圓柱的土建尺寸與裝飾完成面尺寸,看節點圖了解施工方法。
方形土建的平面尺寸可以直接用卷尺測量,考慮到土建誤差是必然存在的,根據土建柱的高度可以適當多選幾個點進行測量;目測判斷誤差大小,有必要的話,最好將石材裝飾完成面在地面放出來,或者在柱頂固定一個木模(完成面的),用吊錘檢查完成面到土建的距離(也就是檢查柱子的垂直度),結合施工節點圖,判斷施工空間是否足夠?圓形土建可以用皮尺來測量土建圓柱周長,再計算出直徑,最后還是用完成面來檢測。
圓柱的高度是另一個關鍵參數,直接測量土建是不準確的,需要根據標高及現場的平水線來測算。柱座的下底面標高一般都有平水線可以參照測算,柱頭上端面的標高要查天花的圖紙,在土建墻面找到可參照的點進行測算。根據柱頭與天花及柱座與地面接口大樣判斷是否要在高度上增加余量。
跑馬廊與柱子連在一起時,要結合跑馬廊的剖面考慮柱身弧板與跑馬廊的合理碰接,方便加工與施工;柱身的高度分件可以將柱身分為三段來考慮。
圓周方向的分件要根據直徑大小結合弧板加工特點進行合理分件,土建為正方形的弧板圓周分件建議四拼。
第八節 弧形墻放樣
弧型墻分為內弧見光和外弧見光兩種情況:當光面為內弧時,如是一個半徑的情況,我們可以用弦長和拱高來計算半徑,如是多半徑的情況,我們必須用坐標系來確定不同半徑的接點和各段的半徑。當光面為外弧時,我們必須用坐標系來定點,取點時必須多找幾點,測量時必須與我們定的軸線垂直,再用三點畫弧,最后來取最佳的半徑。
弧形墻盡量考慮用一個半徑的圓弧去加工,或用盡可能少的圓弧段連接而成,在放樣后即刻對弧線進行處理,要求在現場按照設計數據把弧面的完成線放出來檢驗,確保準確無誤。
異型弧板的放樣難度較大!首先要理解異型弧板的概念,在后面的典型案例中會講到實例。普通弧板的上下端面為兩個平行且相等的扇形,側面兩側的側邊為相互平行的線段;錐形弧板上下端面為兩個平行但不相等的同心扇形,側邊為兩條可以延長相交的線段;異型弧板的區別在于兩條側邊是不在一個平面的異面線段。
異型弧板的放樣要先找出弧形墻的設計規律,將弧形墻面進行區域劃分,分段放樣,一般都是取幾個恰當的標高放出土建或鋼架的輪廓線,也可以直接放出石材的完成面線;同時也注意,每個標高的完成面的相互位置關系,要求在電腦上能準確描述出弧形墻的造型。
對于這種特殊產品,放樣與加工及施工的配合要求更加緊密,基準很重要,必須嚴格保證一致性。
第九節 旋梯放樣
旋梯放樣需要測繪的數據主要是樓梯的平面尺寸及各部分的標高;根據放樣數據要能夠繪制出樓梯的土建及完成面的平面圖,還要能繪制出每個立面圖(包括樓梯攔河的內側與外側)。
首先認真消化圖紙,包括樓梯土建圖和裝飾設計圖,從土建圖計算出每級踏步的寬度(含內側與外側)與高度;通過裝飾設計圖紙了解樓梯踏步與攔河大樣。
旋梯平面尺寸的測量方式,通過鉛錘吊線在地面,選擇盡可能多的點將樓梯土建的邊緣輪廓投影到地面上,再根據節點圖尺寸將攔河外側(及內側)石材的完成面線在地面放出來,考慮到土建誤差,在放完成面線的過程中,可以將弧線盡可能的圓滑過渡,能用盡可能少的圓弧來做完成面,確保裝飾效果。在內外完成面線上確定各段旋轉位的起點與終點,以平臺作為分割,在定起點與終點時,要以踏步立板的完成面線與攔河內側的交點做分界點,正常情況只需考慮樓梯的最上面一級和最下面一級,如果土建步級不標準,需要在施工過程調節時,需要與施工人員協商確定合理的起點與終點。
標高的確定,根據平水線測量層高,如果層與層之間有平臺,需要確定平臺的標高。(根據標高來均分每級踏步高度,得出的踏步高度需要符合土建踏步是否夠做;最好能夠讓所有踏步高度一致,如果不行,至少保證每一跑踏步高度一致)
根據測量的數據繪制出樓梯裝飾完成面的圖紙,平面圖包括攔河與踏步完成面,最好能將土建基礎線也在同一張圖上繪制出來;立面圖也要完整地繪制出來,還有節點大樣圖;如果樓梯還需要加工扶手或者花瓶柱及收口柱時,也要一并繪制出來。
樓梯攔河分件方案的合理確定,平面圖與立面圖結合起來分件,一般規則時按照步級來分件,按照兩步一件或者三步一件;按照我們公司的常規做法,攔河要向前跑一步,目的是保證平臺處攔河高度與爬坡處攔河高度保持一致,爬坡處攔河高度為內側蓋板在側板與立板交接處的垂直高度。
樓梯收口的處理,樓梯收口處理是重點也是難點,尤其是內側攔河與平臺接口處,由于高度變化比較大,轉彎比較急,加工難度也大,我們在放樣時就要慎重考慮,并將收口加工方案與施工人員進行認真的溝通,就算我們設計的再合理,如果施工時不按照我們的意圖來安裝,也會出現問題,所以我們要提前溝通,保證加工與施工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