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武漢鐵路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祖祥帶領考察組到麻城考察石材專用鐵路,拉開了麻城建石材專用鐵路線的序幕,也再次觸動業界人士對隨州興建石材專用鐵路線的關注。
建隨州石材專用鐵路的經濟考量
麻城啟動石材專用鐵路線建設,隨州更有條件,也更有必要。
一是隨州有石材資源優勢。據勘察,隨縣石材查明資源儲量31206.7立方米,荒料量8788萬立方米,預測遠景資源儲量157億立方米,荒料量56億立方米。可滿足現有企業開采50年以上。隨州花崗巖顏色較淺,花紋均勻,色彩穩定,備受社會青睞,產量和影響力在全國位居第一,形成了聞名全國的“隨州白麻”“隨州黃金麻”品牌。
二是隨州有石材產業優勢。現有石材企業123家,其中礦山開采企業15家,石材加工企業108家,累計投資150余億元。共擁有石材加工組合鋸2000多臺,每天加工石材10萬立方米,年產量達6千萬~8千方立方米。實現年總產值166.3億元、稅收2.25億元,已成為隨州地區最具影響力的支柱產業。在湖北同行業中當屬第一,成功入選全省成長性重點產業集群。
三是隨州有石材市場優勢。隨州花崗巖石材的產品銷售覆蓋國、內外,遠銷全國三十余個省市,國內市場占有率達30%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石材之都”。同時,隨縣石材走出國門,遠銷海外,在東北亞一帶享有盛譽。
四是隨州有石材區位優勢。公路方面,以隨州為中心1000公里半徑覆蓋全國各大城市;鐵路方面,編組車站厲山火車站距產地40公里;水路方面,武漢陽邏港碼頭距產地200多公里,石材產品內外貿易條件優越。
盡管隨州石材有如此的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市場優勢、區位優勢,但由于運輸條件差,采礦區至加工區道路窄,加工區至國道段民用與企業產品運輸共用,道路擁擠,產品輸出堵在“門口一公里”,讓石材的優勢難以發揮,因此建立隨州石材專用鐵路線勢在必行。
2
隨州專用鐵路線怎么建?
如何改善石材物流運輸環境?。今年隨州兩會期間,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將厲山至七尖峰“石材專用鐵路線”和吳山鎮至316國道、萬和鎮(青苔、新城)至天河口高速入口道路擴寬加厚列入議事日程,改善石材外運“門口一公里”道路運輸環境問題,提升石材物流水平。
怎么建?可以采取政府出政策、列規劃、立項目、搞協調,企業出資金、出服務,發改、交通、林業、國土等部門分別辦理相關手續的辦法。
3
對外地經驗值得借鑒
麻城社會各界對建石材專用鐵路線是怎樣看法?應邀來麻城考察的武漢鐵路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祖祥認為,麻城石材產業的發展名不虛傳,石材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在麻城建設石材專用鐵路非常有必要,希望雙方都加大支持力度,做好項目對接,共同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麻城市委書記楊遙要求麻城的鐵路項目專班做好與武漢鐵路局集團有限公司專班的相互對接,加快項目建設。麻城市長蔡緒安說,進入新時代,建設麻城石材專用鐵路線是老區人民的期盼,也是老區振興的要求,政府已成立工作專班,將做好規劃、立項、征地、拆遷及各項協調等工作。
4
撥動一顆子,盤活滿盤棋
目前,隨州石材產業正在創建“全國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綠色循環產業園”和“中國炎帝神農石都”,建立隨州石材專用鐵路線,對于優化產業運輸環境,推動隨州石材產業做大做強,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推動產業完善產業鏈條,優化結構,推動石材產業規范健康發展,應多有裨益。通過石材專用鐵路線的建設,到“十三五”末,將石材產業打造成300億產值、5億稅費產業;到2025年,讓隨州石材產業站上600億產值、10億稅費新臺階,成為繼汽車機械、食品加工產業后又一支柱產業。
能否撥動一顆子,盤活滿盤棋?需社會各界各抒己見,廣獻良策,形成共識。
建隨州石材專用鐵路的經濟考量
麻城啟動石材專用鐵路線建設,隨州更有條件,也更有必要。
一是隨州有石材資源優勢。據勘察,隨縣石材查明資源儲量31206.7立方米,荒料量8788萬立方米,預測遠景資源儲量157億立方米,荒料量56億立方米。可滿足現有企業開采50年以上。隨州花崗巖顏色較淺,花紋均勻,色彩穩定,備受社會青睞,產量和影響力在全國位居第一,形成了聞名全國的“隨州白麻”“隨州黃金麻”品牌。
二是隨州有石材產業優勢。現有石材企業123家,其中礦山開采企業15家,石材加工企業108家,累計投資150余億元。共擁有石材加工組合鋸2000多臺,每天加工石材10萬立方米,年產量達6千萬~8千方立方米。實現年總產值166.3億元、稅收2.25億元,已成為隨州地區最具影響力的支柱產業。在湖北同行業中當屬第一,成功入選全省成長性重點產業集群。
三是隨州有石材市場優勢。隨州花崗巖石材的產品銷售覆蓋國、內外,遠銷全國三十余個省市,國內市場占有率達30%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石材之都”。同時,隨縣石材走出國門,遠銷海外,在東北亞一帶享有盛譽。
四是隨州有石材區位優勢。公路方面,以隨州為中心1000公里半徑覆蓋全國各大城市;鐵路方面,編組車站厲山火車站距產地40公里;水路方面,武漢陽邏港碼頭距產地200多公里,石材產品內外貿易條件優越。
盡管隨州石材有如此的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市場優勢、區位優勢,但由于運輸條件差,采礦區至加工區道路窄,加工區至國道段民用與企業產品運輸共用,道路擁擠,產品輸出堵在“門口一公里”,讓石材的優勢難以發揮,因此建立隨州石材專用鐵路線勢在必行。
2
隨州專用鐵路線怎么建?
如何改善石材物流運輸環境?。今年隨州兩會期間,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將厲山至七尖峰“石材專用鐵路線”和吳山鎮至316國道、萬和鎮(青苔、新城)至天河口高速入口道路擴寬加厚列入議事日程,改善石材外運“門口一公里”道路運輸環境問題,提升石材物流水平。
怎么建?可以采取政府出政策、列規劃、立項目、搞協調,企業出資金、出服務,發改、交通、林業、國土等部門分別辦理相關手續的辦法。
3
對外地經驗值得借鑒
麻城社會各界對建石材專用鐵路線是怎樣看法?應邀來麻城考察的武漢鐵路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祖祥認為,麻城石材產業的發展名不虛傳,石材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在麻城建設石材專用鐵路非常有必要,希望雙方都加大支持力度,做好項目對接,共同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麻城市委書記楊遙要求麻城的鐵路項目專班做好與武漢鐵路局集團有限公司專班的相互對接,加快項目建設。麻城市長蔡緒安說,進入新時代,建設麻城石材專用鐵路線是老區人民的期盼,也是老區振興的要求,政府已成立工作專班,將做好規劃、立項、征地、拆遷及各項協調等工作。
4
撥動一顆子,盤活滿盤棋
目前,隨州石材產業正在創建“全國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綠色循環產業園”和“中國炎帝神農石都”,建立隨州石材專用鐵路線,對于優化產業運輸環境,推動隨州石材產業做大做強,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推動產業完善產業鏈條,優化結構,推動石材產業規范健康發展,應多有裨益。通過石材專用鐵路線的建設,到“十三五”末,將石材產業打造成300億產值、5億稅費產業;到2025年,讓隨州石材產業站上600億產值、10億稅費新臺階,成為繼汽車機械、食品加工產業后又一支柱產業。
能否撥動一顆子,盤活滿盤棋?需社會各界各抒己見,廣獻良策,形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