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六月,一則貨車運輸石材荒料翻車的短訊,讓石材人慌了。

水頭鎮大盈三岔路口,一輛滿載荒料的貨車側翻,車上的荒料紛紛滾落,砸向路旁停靠的小車及周邊的店面,所幸無人傷亡。然而,驚險的事件瞬間點燃了石材人的危機意識,留言中有提醒行人遠離荒料貨車的,有責怪路口無紅綠燈管制的,但更多聲音指向了一個起因——貨車嚴重超載超速。

▲水頭鎮大盈三岔路口,一輛滿載荒料的貨車側翻,車上的荒料紛紛滾落,砸向路旁停靠的小車及周邊的店面。
曾幾何時,象征著產業活力、經濟繁榮的大貨車為無數生意人所喜愛,在過去的從業觀念中,鐵飯碗貨車司機是家庭的驕傲。然而時過境遷,已成為危險代名詞的大貨車,卻著實是讓人歡喜讓人憂。

大貨車?大“禍”車!
作為世界石材集散中心,官水石一帶的物流行業高度發達,尤其是貨車運輸,幾乎隨處可見。
而石材物流的不斷發展,在運輸安全性上卻仿佛停滯不前,甚至變得更為頻繁。一則則貨車交通事故的報道,時刻敲擊著石材人的內心:
縱觀石材圈,荒料大板掉落、貨車小車追尾等事件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時常進入石材人的視線,直擊他們為之擔憂的內心。
現象:違規隨處可見
“前面大貨車的荒料突然掉落,還好我及時踩緊剎車,這才撿回來一命。”面對《石邦》雜志的采訪,水頭石材業務員黃女士在回憶時,仍心有余悸。在黃女士看來,事故主要原因是當事貨車堆疊了兩層荒料,頂層荒料毫無保護措施導致。“現在水頭經常能看見這樣堆兩層荒料的,跟車時稍微一晃都戰戰兢兢的,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違規。”
這也正是廣大石材人對于這種“反常”現象心中的疑惑。多方求證之下,《石邦》雜志從相關專業人士那里獲知了國家對于貨車載物明確的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第五十四條(節選)——機動車載物不得超過機動車行駛證上核定的載質量,裝載長度、寬度不得超出車廂,并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重型、中型載貨汽車,半掛車載物,高度從地面起不得超過4米,載運集裝箱的車輛不得超過4.2米;
(二)其他載貨的機動車載物,高度從地面起不得超過2.5米。
“不得超出車廂”、“不能超過限高”,沒錯,所有超出車廂的荒料運輸,都是嚴重的超高違規現象!如今走在官水石一帶,超高貨車現象隨處可見,已非個例,嚴重程度可見一斑。


▲如今走在官水石一帶,超高火車現象隨處可見,已非個例,嚴重程度可見一斑。
伴隨著超高現象的,多半也都存在超載。相關部門表示,雖然車輛核定承載量需通過行駛證才能明確,但荒料1塊約為20噸左右,如果違規堆疊3-5塊荒料的超高貨車,基本可以確定存在超載事實。
亂象背后:惶惶人心與高額損失!
官水石地區的貨車亂象問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石材物流行業的監管缺失。“這樣超載是真的沒人管了嗎?我在路上經常看到這樣超載的車,路壓壞了是小事,出事故了就是大事。司機必須謹慎駕駛,對自己、家人和他人生命安全負責。”

▲貨車事故仍在不斷發生
從眾多民眾的聲音來看,石材貨車運輸加強管理,早已迫在眉睫。而且,貨車亂象引發的事故背后,石材人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成本來為其買單。
據《石邦》雜志走訪調查,在過去5年間,多家石企每年發生運輸事故的次數高達2-3次,這也便意味著公司將為此付出巨大的額外成本,且對企業美譽度也有大大影響。
行業轉型升級 物流必須規范
解鈴還須系鈴人,發現問題根因,還需從問題的源頭找起。
事實上,貨車事故的責任,不應僅落在司機一人身上。在石材運輸這一繁瑣的流程中,石材貨主、包裝人員、行吊工人、貨車司機等都是重要因素,每一個崗位都有可能決定著貨車最終上路的狀態,乃至“違規”與否。
目前石材物流車輛運力總體上已經供大于求,致使運價異常低廉,貨運市場競相壓價。運價低廉的情況下,公路運輸成本卻一直在走高。“我是很不喜歡超載的,面臨罰款不說,車輛磨損對于貨車壽命也有嚴重的影響。可是競爭對手都在超,你不超一來會損失很多訂單,二來運價長期低廉,不超真的賺不到錢。”一位擁有十余年石材貨運經驗的司機李師傅向《石邦》雜志說到。
另一個方面來說,馬路上不斷發生的貨車事故,石材人自身也應負一部分責任。為了節省貨運成本,很多時候違規超高超重的“罪魁禍首”,正是那部分對安全運輸法規方面認知不足的石材老板。“超載其實收益更大的是承運老板,尤其在鎮內部運輸的,為了省時省成本,許多超載的要求都是承運方發出。”李師傅說道。
所以,事故慘狀背后,我們更應該對責任多一份思考,真真切切呼吁社會從源頭解決問題。
回歸到官水石本地,相關部門對于貨車違規現象的監管,也確實還有上升的空間。石材行業物流高度發達,但相關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尚欠缺,導致當地部門執勤壓力相較其他地區確實更大。“建議政府可以開設一個市民拍照舉報超載貨車的平臺,發揮群眾力量一同治理貨車問題。同時希望相關部門可以做到因地制宜,更好的治理天然屬性獨特的石材運輸問題。”一位網友在本地論壇留言道。


▲大貨車安全警示標語
貨車嚴重超高超載現象,需要法律解決方案,以法治“超”,但同時也需要經濟解決方案,用市場手段幫助化解超限超載難題,兩條腿走路,走起來才穩當。
石材行業的持續低迷、貨運行業的運價始終居于低位,共同導致了貨車違規的“頑疾”。在這種形勢下,我們更加期待政府能夠通過強有力的經濟手段刺激消費,來真正化解危機,去除“陣痛”。
編后語
作為民眾,我們很樂意去看到政府部門對治理違規的力度加強,也很樂意看到在行業轉型升級后平衡業態,無需司機再去鋌而走險。因為,提升每一環節的國民交通安全意識,才是減少貨車亂象的關鍵所在。

水頭鎮大盈三岔路口,一輛滿載荒料的貨車側翻,車上的荒料紛紛滾落,砸向路旁停靠的小車及周邊的店面,所幸無人傷亡。然而,驚險的事件瞬間點燃了石材人的危機意識,留言中有提醒行人遠離荒料貨車的,有責怪路口無紅綠燈管制的,但更多聲音指向了一個起因——貨車嚴重超載超速。

▲水頭鎮大盈三岔路口,一輛滿載荒料的貨車側翻,車上的荒料紛紛滾落,砸向路旁停靠的小車及周邊的店面。
曾幾何時,象征著產業活力、經濟繁榮的大貨車為無數生意人所喜愛,在過去的從業觀念中,鐵飯碗貨車司機是家庭的驕傲。然而時過境遷,已成為危險代名詞的大貨車,卻著實是讓人歡喜讓人憂。

大貨車?大“禍”車!
作為世界石材集散中心,官水石一帶的物流行業高度發達,尤其是貨車運輸,幾乎隨處可見。
而石材物流的不斷發展,在運輸安全性上卻仿佛停滯不前,甚至變得更為頻繁。一則則貨車交通事故的報道,時刻敲擊著石材人的內心:
縱觀石材圈,荒料大板掉落、貨車小車追尾等事件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時常進入石材人的視線,直擊他們為之擔憂的內心。
現象:違規隨處可見
“前面大貨車的荒料突然掉落,還好我及時踩緊剎車,這才撿回來一命。”面對《石邦》雜志的采訪,水頭石材業務員黃女士在回憶時,仍心有余悸。在黃女士看來,事故主要原因是當事貨車堆疊了兩層荒料,頂層荒料毫無保護措施導致。“現在水頭經常能看見這樣堆兩層荒料的,跟車時稍微一晃都戰戰兢兢的,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違規。”
這也正是廣大石材人對于這種“反常”現象心中的疑惑。多方求證之下,《石邦》雜志從相關專業人士那里獲知了國家對于貨車載物明確的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第五十四條(節選)——機動車載物不得超過機動車行駛證上核定的載質量,裝載長度、寬度不得超出車廂,并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重型、中型載貨汽車,半掛車載物,高度從地面起不得超過4米,載運集裝箱的車輛不得超過4.2米;
(二)其他載貨的機動車載物,高度從地面起不得超過2.5米。
“不得超出車廂”、“不能超過限高”,沒錯,所有超出車廂的荒料運輸,都是嚴重的超高違規現象!如今走在官水石一帶,超高貨車現象隨處可見,已非個例,嚴重程度可見一斑。


▲如今走在官水石一帶,超高火車現象隨處可見,已非個例,嚴重程度可見一斑。
伴隨著超高現象的,多半也都存在超載。相關部門表示,雖然車輛核定承載量需通過行駛證才能明確,但荒料1塊約為20噸左右,如果違規堆疊3-5塊荒料的超高貨車,基本可以確定存在超載事實。
亂象背后:惶惶人心與高額損失!
官水石地區的貨車亂象問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石材物流行業的監管缺失。“這樣超載是真的沒人管了嗎?我在路上經常看到這樣超載的車,路壓壞了是小事,出事故了就是大事。司機必須謹慎駕駛,對自己、家人和他人生命安全負責。”

▲貨車事故仍在不斷發生
從眾多民眾的聲音來看,石材貨車運輸加強管理,早已迫在眉睫。而且,貨車亂象引發的事故背后,石材人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成本來為其買單。
據《石邦》雜志走訪調查,在過去5年間,多家石企每年發生運輸事故的次數高達2-3次,這也便意味著公司將為此付出巨大的額外成本,且對企業美譽度也有大大影響。
行業轉型升級 物流必須規范
解鈴還須系鈴人,發現問題根因,還需從問題的源頭找起。
事實上,貨車事故的責任,不應僅落在司機一人身上。在石材運輸這一繁瑣的流程中,石材貨主、包裝人員、行吊工人、貨車司機等都是重要因素,每一個崗位都有可能決定著貨車最終上路的狀態,乃至“違規”與否。
目前石材物流車輛運力總體上已經供大于求,致使運價異常低廉,貨運市場競相壓價。運價低廉的情況下,公路運輸成本卻一直在走高。“我是很不喜歡超載的,面臨罰款不說,車輛磨損對于貨車壽命也有嚴重的影響。可是競爭對手都在超,你不超一來會損失很多訂單,二來運價長期低廉,不超真的賺不到錢。”一位擁有十余年石材貨運經驗的司機李師傅向《石邦》雜志說到。
另一個方面來說,馬路上不斷發生的貨車事故,石材人自身也應負一部分責任。為了節省貨運成本,很多時候違規超高超重的“罪魁禍首”,正是那部分對安全運輸法規方面認知不足的石材老板。“超載其實收益更大的是承運老板,尤其在鎮內部運輸的,為了省時省成本,許多超載的要求都是承運方發出。”李師傅說道。
所以,事故慘狀背后,我們更應該對責任多一份思考,真真切切呼吁社會從源頭解決問題。
回歸到官水石本地,相關部門對于貨車違規現象的監管,也確實還有上升的空間。石材行業物流高度發達,但相關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尚欠缺,導致當地部門執勤壓力相較其他地區確實更大。“建議政府可以開設一個市民拍照舉報超載貨車的平臺,發揮群眾力量一同治理貨車問題。同時希望相關部門可以做到因地制宜,更好的治理天然屬性獨特的石材運輸問題。”一位網友在本地論壇留言道。


▲大貨車安全警示標語
貨車嚴重超高超載現象,需要法律解決方案,以法治“超”,但同時也需要經濟解決方案,用市場手段幫助化解超限超載難題,兩條腿走路,走起來才穩當。
石材行業的持續低迷、貨運行業的運價始終居于低位,共同導致了貨車違規的“頑疾”。在這種形勢下,我們更加期待政府能夠通過強有力的經濟手段刺激消費,來真正化解危機,去除“陣痛”。
編后語
作為民眾,我們很樂意去看到政府部門對治理違規的力度加強,也很樂意看到在行業轉型升級后平衡業態,無需司機再去鋌而走險。因為,提升每一環節的國民交通安全意識,才是減少貨車亂象的關鍵所在。
客服熱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