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議
面議
面議
面議
面議
面議
面議
面議
面議
面議
面議
品牌萬達石材 | 有效期至長期有效 | 最后更新2025-08-02 10:34 |
瀏覽次數0 |
河南內鄉梨花白火燒板面
河南內鄉梨花白火燒板面通過高溫火焰處理工藝,在保留天然花崗石特性的基礎上,形成粗獷防滑的表面肌理與穩定的物理性能,成為市政工程、園林景觀及建筑外立面的理想選擇。以下是其核心特性與應用解析: 一、產地特性與礦物構成 1. 礦區資源與產業優勢 內鄉縣作為中國花崗巖主產區之一,擁有豐富的梨花白礦脈,尤其板場鄉、夏館鎮等地的礦體以 “質地硬、花點小、雜質少” 著稱。當地通過機械化開采(如圓盤鋸切塊生產線)和環保升級(廢棄礦山復綠),實現年產能超 200 萬㎡板材,產品覆蓋全國并出口 10 余國。 礦體分為白底小花與紅底色大花兩種類型,前者底色純凈、白色花瓣紋理細膩(類似 633# 細花),后者紅色花瓣對比度高(類似 603# 粗花),火燒后可呈現不同的古樸質感。 2. 物理性能參數 密度:2.7g/cm3,抗壓強度達 214MPa,遠超普通混凝土(C30 抗壓強度 30MPa),適合高頻使用場景。 吸水率:≤0.6%(行業標準),雖部分資料誤標為 28%,但實際符合花崗巖低吸水率特性,長期使用不易滲水返潮。 防滑性:摩擦系數 0.6-0.8,滿足公共場所 R10 防滑等級要求,潮濕環境下防滑效果顯著優于光面石材。 二、火燒面加工工藝與表面效果 1. 核心加工參數 火焰處理:采用乙炔 - 氧氣噴槍,控制溫度 800-1000℃、噴槍移動速度 120-250mm/s、距板面 20-40mm,使表層晶體爆裂脫落形成 0.5-1.5mm 凹凸層。針對細花石材(如白底小花),需降低火焰強度并勻速移動,避免過度燒蝕;粗花石材(如紅底色大花)可適當提高溫度以強化肌理對比。 后處理優化:部分企業采用 “火燒 + 水沖” 工藝,利用高壓水槍沖刷表面毛刺,使凹凸更均勻,同時減少粉塵污染。 2. 表面肌理特征 天然斑駁感:因石英、長石等礦物膨脹系數差異,表面形成不規則裂紋與顆粒剝落,類似天然風化效果,尤其適合營造中式園林的 “古拙” 意境。 啞光漫反射:粗糙表面對光線的漫反射率達 85% 以上,在陽光下無眩光,室內暖光環境中可營造溫馨氛圍,避免光面石材的冷硬感。 3. 顏色表現 主色調穩定性:火燒后仍以灰白色為主,但局部可能因高溫出現輕微泛黃(類似烤面包的焦糖色),形成自然的 “歲月痕跡” 效果。紅底色大花梨花白的紅色花瓣紋理會因燒蝕略微淡化,整體色調更趨柔和統一。 光影層次感:凹凸表面在不同角度光照下形成豐富陰影,例如側光照射時可強化顆粒立體感,頂光下則呈現均勻的啞光質感。 三、典型應用場景與設計搭配 1. 市政與景觀工程 人行道與廣場鋪裝:600×300×50mm 規格火燒板常用于市政道路,其防滑性可降低雨天摔傷風險,同時灰白色調與綠植、水景形成自然呼應。例如,漢源公園未來廣場通過火燒面與光面石材的對比,打造現代與自然交融的景觀。 園林小品與步道:300×300×30mm 小規格板材可拼貼成 “冰裂紋”“回字形” 等傳統圖案,搭配假山、廊架,營造 “庭院深深” 的中式意境。 2. 建筑外立面與幕墻 干掛裝飾:30mm 厚火燒板與玻璃幕墻、金屬構件結合,通過材質對比強化現代感。例如,上海某商業綜合體采用 1200×600mm 火燒板干掛,在陽光下呈現 “粗糲質感與玻璃通透” 的視覺張力。 文化場館應用:博物館、美術館外墻可選用紅底色大花火燒板,其厚重質感能呼應歷史主題,同時通過大小規格組合鋪貼(如橫向長板 + 縱向短板),打造立體層次感。四、維護與質量控制要點 1. 防護預處理 安裝前需對板材進行六面防護,推薦使用含氟硅烷的滲透性防護劑,可使吸水率降低至 0.1% 以下,防止油漬、咖啡漬滲透。例如,河南恒泰石材采用 “防護劑浸泡 + 噴涂” 雙重工藝,確保防護層滲透深度≥3mm。 2. 日常清潔與修復 污漬處理:口香糖、油漆等頑固污漬可局部使用石材除膠劑(如 3M 7533),但需立即用清水沖洗并擦干,避免殘留腐蝕表面。 破損修復:邊角磕碰可采用同色系樹脂膠填充,干燥后打磨至平整,成本約為更換板材的 20%。
¥50.00/平方米
¥50.00/平方米
¥50.00/平方米
¥50.00/平方米
¥5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