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是一個基本沒有石礦的沿??h,但1600多年來,惠安人憑借著勤勞和智慧,把石頭“玩”到極致,生產出精美絕倫的石雕、石材產品,形成當地最具優勢、最有名氣的傳統產業。2010年,石雕產業創造產值143.3億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16.6%,全年出口交貨值逾50億元。最新統計顯示,2011年,該縣石雕石材業實現產值已突破150億元,發展態勢穩健。
在惠安至崇武公路兩側和村鎮的工業園區內,寬大的割石車間、笨重的石頭、高高的吊機、轟鳴的機器……這就是惠安石雕石材企業最集中的分布地。
2006年,“惠安石雕”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惠安石雕”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正式獲核準注冊。目前,惠安石雕石材及配套雕刻產業企業1300家左右,從業人員近10萬人,全縣已形成集礦山開采、荒料營銷、石制品加工和銷售、石材機械制造和原輔材料制造等于一身的產業體系。
放眼世界,從日本到韓國,從歐洲到美洲,從建筑物內外部裝飾到城市雕塑、園林景觀,只要有石雕的地方,就能看到惠安人的影子。深圳萬福廣場高達19.99米的龍柱、湖南長沙橘子洲的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塑、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九華山主干道上的雕龍刻鳳牌坊、臺灣工商界泰斗王永慶石雕像和浮雕像、金門與廈門島的鄭成功雕像……都是惠安能工巧匠的杰作。目前,惠安石雕的足跡已經遍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當地的地標。
惠安縣長洪于權表示,惠安石雕石材產業能“無中生有”地崛起,靠的是在全世界范圍內巧妙利用了資源和產品兩個市場。過去,惠安人在福建周邊地區采購石雕原料,隨著產業不斷壯大,惠安人不僅從國外進口石頭,還紛紛攜巨資挺進世界各地開采石礦。同樣,惠安的石雕石材產品,也源源不斷地銷往全世界。洪于權說:“對于缺乏資源優勢的惠安,利用兩個市場發展自己,也是轉變發展方式的一個生動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