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產品還要賣生活方式
“一流企業做標準”。這一點,記者在與新東源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加良的交談中,有了更深的感受。
地處官橋南聯工業區的新東源辦公大樓的功能設計更像是創意工作室,企業的主人是楊加良和他的哥哥。楊加良思考的問題更著眼于未來。以前石企做的多是原料概念,現在最需要的是導入商品概念,要明白什么是好商品,而有好市場的商品,一定是賣生活方式。制約石材業未來發展的難點在哪兒?標準化。只有標準化的產品,才能通過工業化規模化的生產與銷售,最終為廣大消費者認同。
楊加良打開一本精裝圖冊,逐一介紹他的產品創意。男主外女主內的文化傳統影響家庭裝修,產品如何吸引女性消費者至關重要。單看“米洛西”石磚的名稱:蝶戀花、丁香花、幸運花、圣百合等等,再看顏色、花紋,的確是吃透了家庭女性的心理。按照他的思路,企業賣石磚的同時,要向顧客提供解決方案,讓她(他)可以根據自己的性格愛好,選定令自己滿意的家裝風格。他所謂的標準化,就是可以創造一個辨識空間,如同購買服裝,只要符合你的性格愛好與體型特征的,報上型號尺碼就好了。
新東源的拳頭產品是超薄型石磚,公司也成了超薄型大理石國家標準的起草者之一。這種石與磚的無縫對接,節省了石材成本,也使標準化、標識化、品牌化成為可能。楊加良說,公司已就相關產品及其圖案申請了外觀專利,進行知識產權保護。設計創意是石材業的靈魂,也許正是對文化創意的尊重與追求,使新東源的“米洛西”石磚成了在歐洲建筑設計師中知曉度極高的中國石磚品牌。
在幾家企業采訪過程中,記者聽到最多的是企業決策管理者對泉州石業前景的信心,同時也感覺出他們對于提升自身品牌價值的焦慮。轉變,首先是轉變觀念;提升,在于提升品質與產品附加值。南安已經超過廣東云浮,成為中國石材加工集散中心,石井、水頭、官橋正大力推動企業走工藝化、高端化、品牌化、國際化、低碳化之路。現有石材企業745家,進出口額占全國40%,出口量占全國70%的水頭,其發展目標是建成中國的卡拉拉(意大利石都),那么,意大利人在合理利用與品質把關方面的不懈追求,在石材用途與生活融合中的深刻思考,在藝術設計與品牌塑造上的獨特創意,都是泉州石材企業學習的好榜樣。(郭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