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廠房集中、配套齊、區位方便,招工也容易了,訂單也多了起來。”剛搬入建德市更樓街道石材加工基地的李洪學地磚加工坊負責人李洪學欣喜地說道。
和李洪學一同搬入該基地的石材加工企業還有9家,此前這些石材加工作坊都散落在更樓街道的大街小巷,他們大都設備簡陋、規模小、產值低、粉塵飛揚,噪音擾民且多為無照或無證經營。為了整治這一亂象,市市場監管部門多次會同更樓街道、環保、城管、電力等部門進行專項整治,要求各石材加工企業獲取主體經營資格,實現達標排放,消除噪音污染,甚至下達行政處罰和斷電限制措施,但因市場準入門檻高、市場需求大等原因,無證無照問題難以根治。
為徹底解決石材加工行業發展與部門監管要求之間的矛盾,市市場監管局同更樓街道等多部門多番研討,最終形成建立一家集大理石、地缸磚等石材加工基地的解決方案。通過與石材加工業主多次的上門溝通,積極引導,當地10家石材加工點全部遷入位于更樓街道后塘工業園區內的石材加工的基地,該基地占地20余畝,建筑面積9000平方米,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環保達標,是我市首個石材加工經營基地。
該基地的成立不僅解決了石材加工企業的發展問題,伴隨基地的誕生,還是一家紡織企業轉型升級的成功案例。該基地原先是更樓街道明星企業——杭州新安江紡織有限公司,企業最輝煌的時候,固定資產投入達1700余萬元,吸納就業180余人,年稅收達50余萬元,后因勞動力成本上升,招工難,行業利潤下降,機器設備更新投入大等原因,企業于2014年關停。在企業為轉型升級一籌莫展的時候,市市場監管局同街道辦主動上門為企業出謀劃策,并形成了這個一石三鳥之策。轉型目標確定后,企業先后投入40余萬元整修統一規格的用房,建設排污和除塵設施,安裝噪音吸收裝置,成功建成了我市首個石材加工基地。該基地的建立,讓原紡織企業得以成功轉型,石材加工行業發展有了出入,部門監管職責與地方政府環境保護和市容整治目標順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