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向來被看成是一種低門檻、高利潤的行業,然而,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石材的這種特性變得模糊。受運費上漲、資源趨緊、成本上升等影響,一場石材危機正在向廈門乃至全省彌漫,部分規模較小的企業面臨倒閉。
運費飆升
“因船運運費上漲,原本5%的進出口利潤全攤到運費上了。”前天,三悅豐石材物流中心總經理林東明一見到記者,就情不自禁地訴起苦來。
據林總介紹,運費從去年開始就漲了,由于國家宏觀調控,鋼材、鐵礦、砂等需求量大,造成運力緊張,運輸成本自然扶搖而上。加上今年6月治理超載以后,原先十有八九都會超載的船運運量減少,運費成本壓力大增,石材荒料、產品的運輸成本和費用急劇上升,按最保守的估計,漲幅在30%以上,原先進出口1萬美元的石材荒料可以賺500美元,現在一分錢也賺不到了。
我市多數進口石材都運到南安水頭,據粗略測算,目前每立方米石材荒料運到水頭,運輸成本增加了140元左右。同時,石材加工的配套材料,如機械配件、包裝材料、磨具磨料也在跟著漲價。和船運費用的上漲相比,陸運費用的漲幅更猛。豪得勝有限公司的總經理王文虎說:“公路運費漲了兩三倍!比如廈門到惠安,治超前每立方的費用是200元,而現在要600元了。”廈門非金屬礦進出口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許榮旗也說,由于公路運價上漲和運能的下降,廈門石材向其他地區輻射的成本大大提高了。
另了解,我市石材運輸也比較特殊,如果進口貨柜在運輸途中出現破損,造成的損失由客戶自負,船公司不承擔責任,這對進口企業非常不利,貨物到港后,如果損失一兩百元就值得慶賀了,損失一兩千元也很常見。
用電告急
運費一張口,就咬掉了石材企業的大部分“蛋糕”,而限電后導致的成本上升也狠狠地啃上一口。據了解,一限電,企業的訂單就不能及時交貨,往往延誤了商機。其結果不僅是客戶取消訂單,有的企業因此被客戶索賠,損失不小。
而少數擁有備用發電機的企業,為了趕交貨期,自己發電,生產費用也高了。據測算,如果企業自己發電,每度電的成本要增加0.3—0.4元。如果是一家生產規模較小的企業,每個月本來生產用電需5萬元,在自己發電后要多付出1萬元左右的電費。
原料緊缺
石材原料的短缺也在“后院起火”。目前我國除了高檔石材進口較多外,普通石材由于價格比進口低得多,幾乎被所有石材企業采用。而今年以來我國加強了礦山安全控制,很多礦山都停止開采,石材原料的缺口因此凸顯。
最近,我省主要的石材開采地晉江603礦,由于事故率大,被勒令停業整頓。據說,603礦供應量很大,一下停止供應,造成缺口很大,只好用623、633等其他石頭來代替,出現供不應求局面,價格也水漲船高。
廈門非金屬礦進出口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許榮旗證實說,和年初相比,石材原料的價格至少漲了六成至八成。據了解,在海滄開采的623石材荒料每立方米已從720元漲到1000元,漲了近300元。加工石材方面,2厘米板每平方米增加了10元的成本。
售價反常
在成本猛增的同時,石材成品的售價卻沒法提高。前些年,石材市場還算“油水”較多,同時門檻也比較低,所以引得大大小小的企業紛紛擠入這一領域。“現在肯定是供大于求的環境。”許榮旗說。他認為,目前石材市場上出現了無序競爭甚至是惡意競爭,價格很亂。
運費飆升
“因船運運費上漲,原本5%的進出口利潤全攤到運費上了。”前天,三悅豐石材物流中心總經理林東明一見到記者,就情不自禁地訴起苦來。
據林總介紹,運費從去年開始就漲了,由于國家宏觀調控,鋼材、鐵礦、砂等需求量大,造成運力緊張,運輸成本自然扶搖而上。加上今年6月治理超載以后,原先十有八九都會超載的船運運量減少,運費成本壓力大增,石材荒料、產品的運輸成本和費用急劇上升,按最保守的估計,漲幅在30%以上,原先進出口1萬美元的石材荒料可以賺500美元,現在一分錢也賺不到了。
我市多數進口石材都運到南安水頭,據粗略測算,目前每立方米石材荒料運到水頭,運輸成本增加了140元左右。同時,石材加工的配套材料,如機械配件、包裝材料、磨具磨料也在跟著漲價。和船運費用的上漲相比,陸運費用的漲幅更猛。豪得勝有限公司的總經理王文虎說:“公路運費漲了兩三倍!比如廈門到惠安,治超前每立方的費用是200元,而現在要600元了。”廈門非金屬礦進出口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許榮旗也說,由于公路運價上漲和運能的下降,廈門石材向其他地區輻射的成本大大提高了。
另了解,我市石材運輸也比較特殊,如果進口貨柜在運輸途中出現破損,造成的損失由客戶自負,船公司不承擔責任,這對進口企業非常不利,貨物到港后,如果損失一兩百元就值得慶賀了,損失一兩千元也很常見。
用電告急
運費一張口,就咬掉了石材企業的大部分“蛋糕”,而限電后導致的成本上升也狠狠地啃上一口。據了解,一限電,企業的訂單就不能及時交貨,往往延誤了商機。其結果不僅是客戶取消訂單,有的企業因此被客戶索賠,損失不小。
而少數擁有備用發電機的企業,為了趕交貨期,自己發電,生產費用也高了。據測算,如果企業自己發電,每度電的成本要增加0.3—0.4元。如果是一家生產規模較小的企業,每個月本來生產用電需5萬元,在自己發電后要多付出1萬元左右的電費。
原料緊缺
石材原料的短缺也在“后院起火”。目前我國除了高檔石材進口較多外,普通石材由于價格比進口低得多,幾乎被所有石材企業采用。而今年以來我國加強了礦山安全控制,很多礦山都停止開采,石材原料的缺口因此凸顯。
最近,我省主要的石材開采地晉江603礦,由于事故率大,被勒令停業整頓。據說,603礦供應量很大,一下停止供應,造成缺口很大,只好用623、633等其他石頭來代替,出現供不應求局面,價格也水漲船高。
廈門非金屬礦進出口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許榮旗證實說,和年初相比,石材原料的價格至少漲了六成至八成。據了解,在海滄開采的623石材荒料每立方米已從720元漲到1000元,漲了近300元。加工石材方面,2厘米板每平方米增加了10元的成本。
售價反常
在成本猛增的同時,石材成品的售價卻沒法提高。前些年,石材市場還算“油水”較多,同時門檻也比較低,所以引得大大小小的企業紛紛擠入這一領域。“現在肯定是供大于求的環境。”許榮旗說。他認為,目前石材市場上出現了無序競爭甚至是惡意競爭,價格很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