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一年就過去了一半。在過去的時間里,讓許多石材生產企業感到日子過得艱難,訂單越來越難承接,即使承接到,利潤非常之薄,甚至可能出現虧損。今年較去年比,訂單量下滑了10%~20%以上,甚至更多,許多石材生產企業在拼命維系,艱難地挺著。大家在總結這一年訂單下滑的原因時多歸咎于國家對房地產的宏觀調控,房地產經濟不景氣和房地產銷售的下滑、歐債危機的影響及出口訂單的下滑等等外在因素。能夠撇開外在因素而從自身內部尋找影響訂單下滑因素的石材生產企業有幾家?石材行業目前經濟不景氣的原因究竟誰之過呢?
國家政府領導這些年談到最多的是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觀、綠色循環經濟,而這些理念有沒有真正地深入到石材這個行業中,深入了多少呢?石材行業未來的路將如何走?石材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在何方呢?
石材行業存在的問題由來已久
中國的石材行業從解放后開始算,盡管經歷了六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但真正意義的發展還是從九十年
代初開始到現在這段時間,尤其是九十年代末期才是石材行業開始騰飛的時期,迅猛發展的時期。也正是由于石材行業發展速度的迅猛,全國各地風起云涌的建設石材大市場,為今天的石材經濟衰退的暴發埋下了潛在的禍根。石材行業一些企業的不誠信,以次充好;產品的質量的偽劣,被其它裝飾產品沖擊和取代;產能的嚴重過剩,生產能力遠超過需求量;行業內低價的惡性競爭,你低價我比你更低價,甚至不惜成本搶得訂單后再撕毀合同提價;欠款、墊資加工,不給錢我也要承接訂單,為的是打敗自己的競爭對手;缺乏國際競爭力,眼睛盯著國內市場,總是在鍋里斗,攪得石材行業內狼煙四起,烏煙瘴氣。石材行業存在的種種問題,使石行業聲名狼藉,背負罵名,許多石材裝飾工程被其它裝飾材料所取代。石材行業中的問題成為被其它裝飾材料所襲擊的軟肋,成了難以治愈的痼疾,制約著石材行業的發展,削弱了石材行業發展的后勁。走在中國的大地上,到處都是建筑的彩旗在飄揚,裝飾的工程數不勝數,高檔的樓宇鱗次櫛比,而我們石材行業卻度日如年,難以在若大的中國市場上尋得安樂之窩,個中原因在那里呢?真的是沒米下鍋嗎?
否!
中國的石材行業要想長足、健康、有序、穩定地發展,必須徹底解決行業自身內部的問題。
誠信為本,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我時常為石材行業中的一些不誠信、欺詐行為感到恥辱。一些石材生產企業為了謀取更高的利潤竟然
用此種低價石材冒充彼種高價值石材;用染色石材替代非染色的石材;用拼接挖補的方式弄虛作假,將幾種爛料拼接而成高檔石材,如羅馬洞石、進口黑金花;用國產石材冒充進口石材;用移花接木的方式偷梁換柱,通過不同石材的命名而獲取高額利潤;用低報價接單方式承接訂單,訂單接到后又以某種借口甚至以停工要脅抬高報價。有些石材生產企業是錢一收就變臉,貨物一出門就不認帳,質量有了問題也不解決;劣質產品想重做沒門,想賠款更不可能,錢進了我的袋了就由不得你了,嚴重者甚至將客戶趕出門去。
曾經經歷過深圳一個大的工程項目,為承接訂單時,提供的樣品非常好,等加工時卻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使用的是玻璃根嚴重,色差較大,有黑點的材料,結果這個工程做到一半因材料質量實在太差,中途就中止了合同,那家石材生產企業賠償了600萬元人民幣,這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類似的例子在石材行業不少數。
誠信不僅是“立人之本”,也是“辦企業的根本”,企業發展之根基。一個沒有誠信企業是不可能走得太遠,長此下去無異于殺雞取卵,火中取栗。
圖一金蜘蛛材料圖片為國內排名前幾名的知名石材企業為大連萬達某高檔酒店工程提供的材料,這種材料是石材中的垃圾,給萬達這種國內房地產的龍頭老大肯定是不行的。當然,這材料供給萬達后,遭到了萬達的嚴重投訴,由此也中止了以后與該企業的合作,該企業每年也失去了與萬達合作的上千萬元的訂單。更為嚴重的是企業的形象受到了損壞,它損失的是比金錢更重要的信譽、口碑。
圖二同樣是這家企業為新廣交會的威斯汀酒店提供的亞洲米黃材料,除了材料嚴重的色差外,更令人生氣的是在材料上打了一個“太陽”補丁,是惡作劇呢?還是特意在石材繡花來起“點晴”作用的呢?都不是,還是企業的一種誠信,一種認真的態度,對品質追求完美的態度。國內石材的知名大企業尚且如此,那些“蝦兵蟹將”小企業的態度也好不到那里去?
石材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降低石材的浪費
在石材資源的使用上,中國有一個不好習慣—崇洋媚外。國內建筑裝飾大量使用外國石材,認為只有洋石材才能提高建筑的檔次、豪華,因此,中國人將大量本該花在國內建設上的錢奉獻給了我們的友邦。然而,我們的友邦在賺了我們的錢后并不領情,還要譏諷我們為“傻冒”,山里的石頭也能賺中國人的錢,中國人還說自己地大物博,什么都有呢?沒志氣的中國人,地大物博,物產豐富干嗎還買別人的石頭,錢多的發燒了,燒錢。在中國,我們也有許多的優質的石材,為什么我們就不能把自己山里的石頭加工成高檔、優質的石材產品銷給洋人,賺洋人兜里的錢,用洋人的錢來壯大我們的國力,而不是靠賣買土地來發展經濟。
8月份到北京參觀了,拜訪了幾座建筑物。國家博物館、人民大會堂、國家大劇院、中國集郵總公司等等較多的著名建筑物,用的是國產的石材,在北京還有許多的建筑物用的是國產石材,這些建筑物都展示了中國石材的美麗,古典、高雅的氣質、風采。更令我引以自豪的是故宮、天壇公園、十三陵的地宮中所使用的國產大理石雖歷經上百年仍依然閃爍著中華民族的建筑之美,凝聚著中華炎黃子孫的智慧力量,彰顯著中華民族文化之偉大文明。愿今日中國石材行業之人士,挖掘、發現中國石材之美,推廣中國石材之裝飾藝術,使中國的石材裝飾世界之美,讓世界說中國的石材第一,中國為當之無愧的石材王國,超過世界石材王國意大利。在我們中國的土地上,我們就要用中國自己的石材裝飾我們的國家,美化我們的家園。我們為什么要去崇洋媚外,迷戀外國的石材呢?我們中國人要有自己骨氣,要有自己的民族氣節,使用我們自己的石材裝飾、點綴我們的大地。
中國石材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要挖掘中國的石材資源,讓我們的石材資源占領世界,統領世界建筑裝飾市場,我們石材企業要勇敢、自豪地把中國品種的石材賣到國外去,要揚眉吐氣地對洋人說中國的石材最美麗。
石材生產企業內部節能挖潛,走精細化管理之路
在當今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企業利潤不斷下降、市場競爭日益加急的時代里,企業要想賺取更多的利潤除承接更多的訂單,創造更多的市場和新產品外,更主要的還是要修煉內功,加強企業內部自身的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向技術要效益,通過企業內節能挖潛、消化庫存、技術革新、提案制度,走精細化管理之路,通過精細化管理消除生產中的各種浪費,發揮各種資源的最大作用,以最低的成本,最少的浪費生產最多、最好的產品。
企業內部節能挖潛,走精細化管理之路是不花錢,卻能獲得大回報,獲取大利潤的管理方法。但是,石材行業在這方面做得非常不足,雖然也有一些企業在引進各種咨詢公司協助做這方面的工作,成效如何?不過是流行于形式,走走過過場,貼貼門面,而并沒有深入,扎實的行動。石材企業的管理與精細化管理模式相差很大,基本上還處于粗放、浪費、大庫存、大規模、大混亂的狀態,能真正稱為精細化管理的企業可能微乎其微,少之甚至少。
石材企業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走精細化管理之路,全員動員、全員參與、全面地開展精細化管理,
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利潤,以優秀的確管理水平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創造更大的輝煌。
以優良的品牌邁向世界,走全球化經營之路
下圖為八年前我所工作過的一家公司為阿拉伯某國的大型市政廣場所加工的高難度的石材產品,這個圖片我一直保存著,因為這個工程受到該國的高度評價,為我石材工作生涯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工程。多年來,參與了許多國外工程的生產加工,有美國、英國、日本(特別多)、德國(特別多)、俄羅斯、土庫曼斯坦等國。具體工程有澳門威尼斯人酒店、阿聯酋棕櫚島工程、土庫曼斯坦總統府酒店、日本的NTT等諸多日本工程項目、德國壁爐及英國壁爐、中東安曼等國家工程、俄羅斯歌劇院工程的加工,有些工程是有國際影響力的,這些工程均受到許多國家的高度贊揚并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力。以我對中國石材行業的認識,中國石材產品的加工技術,產品質量完全達到了國外工程對石材產品質量的要求,完全與石材王國意大利相抗衡,中國的石材行業已完全具備了沖擊國外市場的能力與水平。盡管國外的許多工程產品在中國生產加工,但是,它們無一例外的一個特別的要求是在產品上絕對不能出現一個中文字母,這說明中國的石材產品在國外還沒有產生影響力,中國的石材產品品牌還沒有形成,許多國還未認可中國也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石材產品。中國的石材消費市場很大,但“狼”也很多,如果我們眼中只有中國這塊市場,石材行業是難以做強。要想成為石材行業的強者,就要有勇氣地邁開步子,踏出國門,走全球化經營之路,外面世界更精彩。行業內部自己總是打價格戰不算強者,真正的強者就是保持自己的價格,獲取企業應得的利潤,又能快速地發展。
中國的石材行業敢于盯住國外市場的企業并不多,不是我們的產品質量不好,不是我們的石材生產加工技術落后,還是在于我們缺乏勇氣、膽識、力量,搏擊國外大市場的精神。中國石材行業已具備了這種參與國外石材市場競爭的能力,走全球化經營之路的能力已具備,要想使中國的石材行業可持續發展,就要到國際舞臺上去“跳舞”。
中國市場有限,而國際市場卻無限。法國布依格公司曾經在2009年下半年~2010年上半年曾經給康利石材集團、高時石材集團共下了達億元以上的石材加工訂單,由此可見,中國石材行業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不能只把市場放在國內,有本事的話,還是要到國外去,把石場產品,尤其是國產石材產品賣到國外去,參與國際石材市場競爭,賺取外國人的錢。專家論談
專家介紹:
晏輝 建筑材料高級工程師,廣東省標準石材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從事石材加工20年,先后在環球石材集團、高時石材集團、康利石材集團任職。擔任過車間班長、工段長、車間主任、項目經理、生產副廠長、生產總監、生產總經理、技術總經理職務。
在國內《石材》雜志、《中國建材報》、《廣東科技報》發表文章及論文100余篇,并參與《石材大全》一書的撰寫,。
2012年參與廣東地方標準《馬賽克標準》的起草,為主要起草人之一。
“石材高浮雕噴砂工藝”獲2011年建材行業華新杯技術革新二等獎。
“高浮雕噴砂產品的制作工藝”項目獲2011年7月石材行業技術革新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