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改革開放的深人, 我國石材行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據國家統計局2006年度對1887家規模以上石材企業的統計, 全國規模以上石材企業板材產量1~12月, 大理石板材累計產量2365.88萬㎡, 比上年同期增長20%;花崗石板材累計產量16009.15㎡, 比2005年同期增長19.17%。2007年全國規模以上石材企業上升為1995家, 1~5月份石材原料及制品企業實現銷售收人340.06億元, 比2006年同期增長48.41%, 實現利潤總額23.42億元, 比上一年同期增長50.4%;石板材產量:1~5月, 大理石板材892.34萬㎡, 比上一年同期下降8.7%;花崗石板材892.34萬㎡, 比上一年同期增長22.2%;2007年上半年我國完成石材原料及石制品進出口總額為21.59億美元, 比上年同期(17.29億美元)增長24.87%;其中出口15.91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2.93億美元), 進口5.68億美元(上年同期為4.36億美元), 增長30.28%。
盡管受到出口退稅等國家產業政策的影響, 但石材行業仍然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石材原材料采掘業的發展勢頭同樣強勁, 自2005年以來, 我國石材荒料產量每年都保持在600萬m3以上;新品種的開發和新建礦山的投產以及舊有礦山的改造、礦山企業整頓升級, 為石材資源開采業帶來了勃勃生機, 據不完全統計, 近幾年來, 全國石材新品種的開發面市都在兩位數以上, 新建礦山企業也有兩位數的增長。
隨著石材產業的規模擴充, 必然對石材原材料產生大量需求, 每年除進口石材荒料以外, 維持行業運轉的仍然是國產石材原料占多數, 國內市場以及出口市場對國內開采的荒料需求量在逐年提高。國內石材礦山企業自2005年下半年國家規范和整頓礦產資源開發秩序以來, 礦山規模得以擴大, 礦山開采工藝和技術得以提高, 礦山裝備及礦山建設投人都得到了廣泛加強, 石材礦山的開采狀況得到了很大的改觀, 石材礦山開采出的荒料質量和荒料率普遍有所提高, 規范和整頓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然而, 由于歷史“ 欠賬” 太多, 社會及業內對石材礦山的特殊性認識不足, 疏于管理, 石材資源開采形成的“ 小、土、散、亂” 的局面短時間內得不到根本轉變, 需要進一步加強引導和管理, 從根本上改變石材礦山建設滯后的狀況, 讓我國石材礦山建設和開采達到和超過石材發達國家的水平。為實現上述目標, 建立完整的石材礦山建設和生產體系, 讓石材礦山從找礦勘探到立項、開工建設到開采生產, 做到有章可循, 有據可依, 中國石材工業協會匯集行業內從事地質勘察、礦山設計以及礦山開采企業和開采設備制造企業意見, 并與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交流探討, 及時地做出制訂《裝飾石材露天礦山技術規范》工作部署, 并聯合業內的部分科研院所、礦山企業共同進行研究起草工作。
在此之前, 國內沒有裝飾石材露天礦山的相應技術規范, 石材礦山設計大多沿用露天非金屬礦開采設計指標, 礦產主管部門以及眾多石材礦山企業對規范化石材礦山開采概念模糊, 采礦權申請和審批沒有規范可依, 開采模式不規范、不統一, 采礦方法和技術落后, 成荒料率在15%左右, 資源利用率低, 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由于礦界和開采范圍設置不合理, 人為造成開采秩序混亂, 環境破壞嚴重。
國外石材發達國家如意大利、西班牙、芬蘭、挪威及丹麥等國家, 開采技術先進, 礦山機械化程度高,地質研究程度高, 礦山開采設計規范, 荒料率和資源利用程度遠高于我國最好水平, 荒料率可達30%以上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也大大超出我國最好水平。
盡管受到出口退稅等國家產業政策的影響, 但石材行業仍然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石材原材料采掘業的發展勢頭同樣強勁, 自2005年以來, 我國石材荒料產量每年都保持在600萬m3以上;新品種的開發和新建礦山的投產以及舊有礦山的改造、礦山企業整頓升級, 為石材資源開采業帶來了勃勃生機, 據不完全統計, 近幾年來, 全國石材新品種的開發面市都在兩位數以上, 新建礦山企業也有兩位數的增長。
隨著石材產業的規模擴充, 必然對石材原材料產生大量需求, 每年除進口石材荒料以外, 維持行業運轉的仍然是國產石材原料占多數, 國內市場以及出口市場對國內開采的荒料需求量在逐年提高。國內石材礦山企業自2005年下半年國家規范和整頓礦產資源開發秩序以來, 礦山規模得以擴大, 礦山開采工藝和技術得以提高, 礦山裝備及礦山建設投人都得到了廣泛加強, 石材礦山的開采狀況得到了很大的改觀, 石材礦山開采出的荒料質量和荒料率普遍有所提高, 規范和整頓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然而, 由于歷史“ 欠賬” 太多, 社會及業內對石材礦山的特殊性認識不足, 疏于管理, 石材資源開采形成的“ 小、土、散、亂” 的局面短時間內得不到根本轉變, 需要進一步加強引導和管理, 從根本上改變石材礦山建設滯后的狀況, 讓我國石材礦山建設和開采達到和超過石材發達國家的水平。為實現上述目標, 建立完整的石材礦山建設和生產體系, 讓石材礦山從找礦勘探到立項、開工建設到開采生產, 做到有章可循, 有據可依, 中國石材工業協會匯集行業內從事地質勘察、礦山設計以及礦山開采企業和開采設備制造企業意見, 并與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交流探討, 及時地做出制訂《裝飾石材露天礦山技術規范》工作部署, 并聯合業內的部分科研院所、礦山企業共同進行研究起草工作。
在此之前, 國內沒有裝飾石材露天礦山的相應技術規范, 石材礦山設計大多沿用露天非金屬礦開采設計指標, 礦產主管部門以及眾多石材礦山企業對規范化石材礦山開采概念模糊, 采礦權申請和審批沒有規范可依, 開采模式不規范、不統一, 采礦方法和技術落后, 成荒料率在15%左右, 資源利用率低, 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由于礦界和開采范圍設置不合理, 人為造成開采秩序混亂, 環境破壞嚴重。
國外石材發達國家如意大利、西班牙、芬蘭、挪威及丹麥等國家, 開采技術先進, 礦山機械化程度高,地質研究程度高, 礦山開采設計規范, 荒料率和資源利用程度遠高于我國最好水平, 荒料率可達30%以上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也大大超出我國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