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石材工業的整體發展, 石材加工業裝備、加工能力和產品質量已經接近或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石材加工企業對荒料需求量進一步加大, 荒料規格和質量要求更加嚴格。為適應我國石材工業快速發展的需要, 加強石材礦山建設, 規范石材礦山開采,提高我國石材開采業機械化程度和科學技術水平, 提高荒料質量、產量, 使我國石材開采盡快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制定實施《裝飾石材露天礦山技術規范》是非常必要的。
中國石材工業協會于2005年上半年對中國石材礦山開采現狀調查向國土資源部礦產開發管理司作了匯報, 同時建議加強石材礦山建設、徹底扭轉石材開采行業“ 小、土、散、亂” 的落后局面必須從基礎做起,制訂一個行業規范, 讓礦產管理部門、礦山開采企業明確認識, 做到礦山建設和開采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國土資源部礦產開發管理司領導同意中國石協的建議, 同時委托中國石協先行組織規范的起草編制工作。在編制起草之始, 首先確定了規范的基本原則:一是規范石材礦山開采活動, 提高石材采礦行業水平;二是節約資源, 減少資源浪費;三是采礦參數量化;四是與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相一致;五是盡可能參照國外先進開采技術。編制起草進人實質階段。
2005年9月初, 中國石材工業協會成立了《裝飾石材露天礦山技術規范》(以下簡稱《規范》)起草工作組。《規范》起草單位由行業機構及在業內有一定影響力的企業組成, 起草人為業內資深專業人士。主要起草單位是中國石材工業協會, 共同起草單位有中非地質工程勘查研究院、蘇州中材非金屬礦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環球石材(東莞)有限公司、溪石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廬山石材資源研究所、山東冠魯建材工業集團公司、福建玄武石材集團公司、廈門萬里石集團等單位;起草人有林玉華、章少華、江炳林、張德聰、浦勇、黃強、方建國、程權力、項新葵等。
同年9月, 《規范》起草工作組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 開始起草《裝飾石材露天礦山技術規范》, 并于當年10月完成初稿。當月,《規范》列人中國建材工業“ 十一五” 行業標準制定項目。11月, 提交全國石材礦山工作會議參會代表討論, 會后委托蘇州非金屬礦工業設計研究院對《規范》草稿進行修改。2006年上半年, 起草工作組征求石材礦山資源專業委員會專家意見。同年6月初在廈門召開有地質、設計、礦山開采企業20多位代表參加的審議會。年底, 經過申報, 得到國家發改委批準, 《裝飾石材露天礦山技術規范》列為2008年完成的行業標準制訂計劃。在去年年初修改稿完成后, 在《石材》雜志刊登, 廣泛征求社會意見后, 對《規范》草稿再次進行修改整理, 形成《裝飾石材露天礦山技術規范》審查報批稿。
2003年1月8日, 由中國建材聯合會標準質量部組織業內專家對《規范》進行審查, 通過了《規范》的報批稿, 并建議工作組根據專家意見進行修改后盡快上報國家發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