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個人職場競爭力
19世紀的文盲是不識字者,20世紀的文盲是不會用電腦者,21世紀的新文盲則是不懂再進修、再學習的人。世界發展到今天,行業的發展和知識的更新已經到了日新月異的地步,只有不斷掌握新知識才能讓自己的路越來越寬。
未來社會的競爭既是人才的競爭,更是學習能力的競爭。作為職場中的獨立個體,應該在自身職業生涯的規劃下,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把企業提供的學習機會和自身的學習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提高自己,這樣才能談得上發展。
中國生產力學院(泉州)石材分院培訓基地(以下簡稱“石材學院”)培養的5000多名學員中,其中屬于在職培訓或者是提升培訓的人員占到80%的比例。在職培訓的學員中一部分是通過專業培訓,掌握一定的技能從而能實現轉行、跳槽的需求,到更好的行業或企業發展。提升培訓是指學員已經從事石材行業,但是由于個人的能力和水平達不到企業的要求而缺乏晉升空間,從而通過系統培訓為自己的發展增加籌碼。據石材學院不完全統計,學員中在工作2年后有超過40%的人員成為石材企業管理人員,有8%的學員到達了自我創業的階段。
小邱是貴州人,來水頭打工有兩年時間了,一開始做保安,一個月工資2500元。后來到石材學院經過培訓,成了水頭某石材廠切邊車間的技術工,一個月工資5000元,比原來翻了一番。
“要給員工進步的平臺,讓他們學習技術,成為骨干,這也是為公司今后發展打基礎。”富強石材的總經理李孝彬說道,目前富強石材共有員工230多人,很大一部分員工正逐漸從勞力崗位向技術崗位過渡,目前已經有70多名員工經過培訓實練后成為公司的技術骨干。
南安市光輝石材總經理吳培育表示,自創業之初到現在公司都很重視員工培養,在經濟不景氣的當下,更加大對員工的扶持力度,適時根據訂單量調整員工業務抽成率,高薪有才者居之。不僅如此,公司還考慮給予優秀人才一定的公司股份,用高回報率充分調動員工們積極性,提升業務素質和知識儲備,培養出優秀人才。讓員工從一個老板追隨者的身份轉變為企業創業者。唯有創業者才會樹立主人翁意識,把企業當作自己的家來守護,密切關注企業發展,與企業共進退。
雖然石材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建材,但目前在我國還沒有以石材為主題的教育專業,數十萬石材從業人員無法得到系統的專業學習。透過職場培訓學習,從理論到實際、從經驗到標準、從感覺到理性,將使石材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升一個臺階,并定期組織研討、交流,進一步提高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與管理水平。
人無完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缺陷和相對薄弱的地方。也許你在某個行業已經頗有經驗,也許你已經具備了豐富的技能,但是對于新的行業、新的企業、新的客戶,仍需要用空杯的心態重新去整理自己的認知,去吸收當下的、別人的、正確的、優秀的東西。
各行各業都要讀書學習,并不是說各行各業讀書學習的內容、方法都一樣。各行各業工作的內容和特點不同,讀書學習的內容、方法必然有所區別。石材行業應從實際情況出發,作出具體的規劃,制定必要的標準,開展多樣的活動,努力讓讀書學習風氣蓬勃興起、蔚然成風,真正讀出興趣、學出成效。